蓝筹巨震——小盘、低价股仍有机会

分类: 操作提醒 |

中国人保开盘跌停板。券商、多元金融板块跌幅超过8%!大金融板块是领涨近期行情,特别是券商、多元金融板块整体涨幅巨大,而大金融行业以大盘蓝筹股居多。一只小盘股跌停没人在意,一只大盘权重股跌停动静就大了,大盘股跟风跌停,可能掀起风浪。
今天上证指数下跌136点。大跌的主要推手,是大盘权重股中国人保以及近期涨幅巨大的证券、次新银行股,多元金融股票跟风大跌。
一般大盘权重股不容易涨停,更不要说连续涨停。近期中国人保九天里竟然有七个涨停。现在出一个跌停,本不算什么,属于大涨小回。只是大盘权重股联动跌停,感觉就不一样了,市场担心出现意外。部分大盘权重股跌停,容易造成市场心理恐慌。
昨天有一著名券商的分析师直接点名中国人保被高估,说是通过计算其股价应该在5元上下。我感觉惊讶:为什么单独拿中国人保说事儿?
中国人保去年底上市,发行价3.34元,这样的定价显然为二级市场重新定位留下了想象空间。保险属于垄断性行业,二级市场正宗的保险股,也就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五只,清一色的大盘权重股票。中国人保近期暴涨,但在现有保险股中,中国人保的股价是最低的,连续暴涨之后,股价在12元上下。而其它保险股最低价的是中国人寿,今天大跌之后也在28元以上。中国人保的业绩确实差一些,但A股的业绩不是股价估值的唯一。否则四大国有银行绝对不是目前的股价。我们知道,国有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大同小异。目前中国人保的最大优势就是股价低、次新股。经过这次剧烈震荡、回跌之后,比较其它保险股价,中国人保的股价空间仍然值得期待,是具有股价想象空间的潜力品种。就像同样的树种,共同长成一片树林,长期看树木的高矮、大小差别不会太大。
我只是搞不懂,为什么只是质疑中国人保?为什么不去质疑东方通信、市北高新以及其它一大批涨幅更大、业绩更差、甚至亏损的股票?现在一些研究机构所谓的估值体系,看起来好像很专业,其实多属故弄玄虚。与中国股市实际是否相符?用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估值,竟然能够估出中国人保的股价应该下跌百分之五十?太专业了吧?!
其实这类分析师即使不出来为中国人保估值,中国人保也会下跌,甚至大跌。因为中国人保连续涨停板,短期升幅太大,获利筹码太多。能大涨,也能大跌,这是常识。我们试想:如果中国人保在三个月时间里,以小阴小阳向上推升的形式上涨,累计涨到目前价位,估计也没问题。如果中国人保在三年前,或是两年前以3.34元的价格发行,跟其它新股一样,连续涨停板到目前的价位,估计也没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时过境迁,大盘股一般不会涨停板,大盘股稳重。近期行情,天量资金持续推动,不要说中国人保这种具有垄断市场资源的价值型蓝筹次新股,就连长期不动的僵尸大盘股四川长虹,也被连续拉四个涨停板!
股票如船,资金似水,水量太大,风高浪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连续放量大涨,借助大跌释放短期风险,本属正常。今天上证指数大跌136点,如此剧烈下跌,主要是一部分短期暴涨的大盘股出现暴跌。大盘股短期暴涨不正常,今天大盘股暴跌带动指数暴跌就没什么不正常了。我在本周三微信公众号语音评论中提示:“一哄而上的股票上涨,是否能够长期持续、长期上涨,这么多暴涨的股票股价虚高之后,会否引发盘中资金因获利丰厚而担心得而复失,高位出逃对市场带来冲击?这种风险我们不能不防!”
昨天周四我在博文中写道:“因为行情火暴,上涨的过程突然而简单,短期涌入的资金量超出预期,进入股市也谈不上精挑细选,夹到碗里就是菜,这种简单而粗暴的炒股方式,也日益积累着因一些股价非理性上涨而酝酿的市场风险......”
今天两市成交资金放大到11841亿,是单日万亿资金流量以来的新高。放量下跌,确实让获利丰厚,或受惊吓的资金主动退出避险。今天两市跌停股票达224只。但两市仍有71只股票涨停。涨停的股票仍然以超跌低价、小盘题材、成长科技股为主。上证指数下跌136点,仍有这么多个股涨停板,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今天上证指数跌幅4.4%。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的跌幅分别为3.2%、2.6%、2.2%,而此前深市指数涨幅大于上证指数,说明今天的大跌,主要来自上证,来自大盘权重股。大盘权重股剧烈震荡,可能更有利于后市超跌低价与小盘成长类型股票的继续活跃......
我认为,这轮行情来自市场对后市预期向好所推动,今天大跌,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而是一次比较剧烈的震荡清洗。大盘股出现集体跳水,市场会重新评估、选择相对安全的区域。比较来看,超跌低价、小盘成长、新兴产业类股票,仍然可能受到增量资金的偏爱,下周如果再跌,可考虑低位选股介入。波段操作,坚持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