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起点——不等于只涨不跌!

(2018-12-05 16:22:43)
分类: 操作提醒

牛市起点——不等于只涨不跌!



政策喊话,可能成为一轮新牛市行情的起点。

 

很多人留言表示异议,这很正常。对股市涨跌,或趋势判断,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说得有道理,也只是一家之言,不必太当真。

 

所谓牛市,应该是指一轮行情从低到高的完整过程。就像熊市也是一个从高点到低点的完整过程一样。上证指数的上一轮牛市,就是从上证2000点左右,上升到5170点的高度,完整演义了一轮牛市低点到高点的过程。

 

新牛市的起点,是指数正常情况下不再创新低,一路震荡向上运行为主,是一种趋势化的转变。A股市场有政策市特点,过去的牛市行情,大多也是政策发出明确利好信号,股市出现政策性转机。回头看,政策利好出台时的低位,往往就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或者说是新牛市起点的区域。而一轮行情的起点,会伴随市场的争论与分歧。相信政策牛市者,大多将政策利好当成研判行情转折的主要依据。偏向市场者,则相信市场自身的力量所构成的底部,才可能是市场真正的底部。政策只是外因。

 

我认为政策是扭转行情,确认行情转机的主导力量。明确的政策利好,是政策底最为有效的确立指标。市场底服从于政策底。当然,这只是常规,是在不发生意外利空冲击下的趋势性判断。

 

一轮新行情开启初期,出现震荡反复,是牛市初期最常见的大盘运行模式。这段时间大盘不稳,市场心有余悸,毕竟刚从超跌的熊市状态下挣扎出来,这也是新一轮行情初期常常出现反复震荡,反复缩量放量的原因之一。

 

新行情的初期特征之一是市场预期在改变。

 

近期留言比较多,很多投资者将叶弘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或向亲朋好友推荐,叶弘在此表示感谢,这是对叶弘的支持与鼓励,看的人多了,提出的观点多,互动也多,这更有利于叶弘对市场心态、动向的了解与理解,谢谢大家了。

 

我在近期的文章中,时常谈及行情初期的反复性,一些人认为是看空,是悲观。于是就有人留言说:“这就是你所说的牛市?为什么跌了呢?”

 

解释这类问题真没劲。有鸡同鸭讲的郁闷。这时候谁是鸡谁是鸭并不重要。关键是说频道不对。我讲的是趋势,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大盘运行方向。你想听的是明天会涨?还是会跌?我只能说你找了地方,不妨去其它地方转转看看,有很多频道专门预测明天会涨?还是会跌?可能会适合你的口味。

 

一轮牛市行情,就像爬山。是从山脚下开始,爬到山顶这样一个完整周期。我说现在是一轮牛市的初期,其实就是山脚下的热身运动。是一轮行情的起点区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山,爬山的起点也会不一样。从目前情况看,即使有新一轮牛市,也不同以往。以往新牛市,大多是人们聚集在山下,只等政策一声哨响,并且有大资金流量配合,大家蜂拥而上,拼了老命的往山上跑。好像只要上山,就能赚到很多钱。所以,人们一旦确认行情来了,就象是抢钱游戏。所以以前的牛市,大多很有暴发力。比如上一轮牛市,创业板指数从585点,涨升至4037点。如果将这么一个高度看成是一个爬山过程,那是一座多高的山峰啊?比较一下,美国股市长达十年牛市,美国股市的大盘指数涨了多少?同样的高度,A股会用多长时间?

 

美国的牛市是慢牛,中国的牛市是快牛,有时候是疯牛。美国十年牛市达到的高度,A股往往压缩在一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说得更直白一点:美国股市十年牛市的活,A股两年左右就干完了。我们人多,人多力量大啊!

 

这一轮牛市,感觉有政策信号,但没有大资金匹配。政策面明确表示“不再搞大水漫灌”,所以人们总感觉不像牛市,所以总在怀疑。

 

目前是新一轮行情的初期,如果真有牛市,也不是以往那种快牛或疯牛,至于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是且行珍惜吧。牛市来之不易。

 

有投资者留言咨询“如何看上海科创板概念和注册制?”

 

这个问题比较大,很多上海本地的低价题材股上涨也与科创概念相关联。目前还看不出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如果再加上注册制,科创板将会是批量批发式上市。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清楚,不论是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符合若干硬性条件,才能上市的。沪市将推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这里两个问题:一个是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是上市公司数量。可以基本判断:科创板的质量总体可能不如中小创,市场已经没有那么多好公司没上市。新股上市公司数量会大幅增多,上市条件宽松很多。一个新政推出,应有政策鼓励性安排,所以炒作这个题材,应综合考虑,好的公司可能非常好,差的公司也会增加。如果参与,应把握节奏,控制风险。



   (文章转载、讲座及其它,请联系叶弘邮箱:yehong968@sina.com 或公众号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