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资“骚动”——反弹将在质疑声中反复呈现

(2011-06-28 16:07:44)
标签:

财经

沪深

宋体

游资

新股破发

股票

分类: 操作提醒

游资“骚动”——反弹将在质疑声中反复呈现


 有媒体统计:2011年月度发行新股市盈率变化情况如下:

发行月份        发行市盈率        现价市盈率

20111       80.38            42.07

20112       59.72            39.85

20113       55.95            38.69

20114       56.71            40.93

20115       39.81            33.10

20116       31.59            30.61

这组数据,真实反映了今年A股市场变化的轨迹。宏观面上,政策收缩资金调控市场没有改变。股市大盘节节走低,新股发行速度与规模,依然保持有史以来的高速扩容。政策挤压,新股消耗的目标,仍是游资。五月以来,沪深两市日成交资金,基本保持在1500亿左右,这样的地量水平在A股市场极其罕见。成交清淡,市值缩水,也直接影响了新股发行市盈率步步走低。新股破发面积扩大。

还有媒体统计:近期新股发行破发率超过80%。上市公司定增破发率接近40%。因连续下跌,跌出一片尴尬。机构散户,套牢者众。持续缩量,大规模破发,这些相关数据,或是判断大盘是否已跌至底部区域的有效角度。

大盘跌到让人悲伤,投资者将期待、乞求的目光投向政策救市。政策救市较常见,较有效的措施之一,是暂停或减缓新股发行。从现实情况看,还看不出政策救市的迹象。

总有人问我:现在参与新股认购如何?

我问答:何必呢?新股破发。现在参与新股认购,不如直接选择已经大幅破发,股价适中,基本面比较好的次新股。一个简单的道理:股票投资拼的是成本,破发的新股顺利发行,或大多超募。中签者,或参与配置的机构投资者,大多套牢。现在择机介入,意味着持股成本比这些先烈们要低很多。如果来行情,先烈们解套的时候,却是你大幅盈利的时候。这就是“买跌”理念下的波段操作。

我不明白,明明新股破发已成常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傻不拉叽的“游资”前赴后继往里冲。如果这些游资懂得珍惜,懂得节制逐利的强烈欲望,这些高价发行的新股会有机会如饿狼扑食一般,扑向疲弱不堪,淹淹一息的股市吗?

游资看似生猛,其实极容易因其盲动而被大规模宰杀。就象非洲草原上浩浩荡荡,大规模迁徙的牛羚,它们成天奔跑着,寻找新草原,新水源。漫漫征途,尘土飞扬。伴随牛羚的,有狮群的围猎,会有猎豹突然偷袭,有群狼执着的追逐,有野狗无休止的袭扰。遇到河流,牛羚们义无返顾跳入激流,面对凶残鳄鱼的撕咬。看似群体庞大的牛羚队伍,其实只是非洲大草原上形形色色食肉动物漫长而游动的食物链。

股市中的游资,很象非洲草原上的牛羚,看似“牛”多势众,其实抵抗力脆弱。但不可忽视,游资衍生力极强,仍然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这次反弹,很多人将之看成是政策可能出现松动的市场反应。我看来更象是不甘寂寞的市场游资,经历长时间压抑之后的寻机“骚动”,一次借题发挥。

政策调控,仍将游资作为收缩,打击的目标。楼市疲弱,股市低迷,游资的主要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但游资天性不安份,投机逐利是游资的本能。游资仍会象非洲草原上阵容庞大的牛?,东奔西突,勤奋而主动的追逐属于它们的幸福,

在我看来,抑制通胀,资金收缩的政策调控框架没有改变。股市短期不会有大转机。

在我看来,反弹还会继续,但反弹的持续能力较差。游资“骚动”触发的反弹随机性强,难有明确主攻方向,难于形成明确的炒作主题。在资金面、政策面收缩,股市清淡的格局下,这类反弹属技术性的,但容易造成“反转”或“弱势转强”的幻觉。

考虑到目前大盘所处的位置,这类反弹,也会在市场的质疑声中,反复呈现。

今天,深圳又有两条地铁同时开通。这样以来,深圳已有五条地铁通行。大运会开幕日益临近。今年年初,广东评出十大富豪,其中深圳占四席,广州占四席。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是全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深圳的富豪,已不再出主要出自房地产。这次广东十大富豪排前三位的是:比亚迪的王传福,腾讯的马化腾,海普瑞的李锂。都是新经济的代表人物。不要说在深圳,即使是在全国富豪排名,王传福、马化腾、李锂也会名列前茅。这应该是研判深圳本地股票价值的一个新角度。

叶弘一直长期看好上海本地低价重组股的机会。这一观点仍然不变。我今天想说的是,深圳本地低价题材股的机会,同样值得长期关注。

游资骚动形成的反弹没有大行情,但盘面机会却不少。机会在个股,机会在题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