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力挺——后市行情应注意几个问题

标签:
证券财经后市大盘题材上海股票 |
分类: 操作提醒 |
一:政策力挺的行业及板块引领行情
这两天上海本地股大发神威。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和航运双中心”的意见,无疑是促成其暴涨的导火线。
今天上海方面又有“钢材期货上市”的消息发布,两市钢铁板块顺势而起,成为推动大盘上行的又一强势板块力量。
不论是无意,还是有心,在大盘短期回调,市场预期也应回调之际,这些政策利好推出,立竿见影,扭转了因大盘回调而暂时陷入迷惘的局面,随着大盘指数被快速拉起,市场信心与参与热情,重新被激发出来。投资者也再度领略了政策力量对股市的调控能力。
本来就异常活跃的上海本地股,受到政策利好的强烈刺激,激情演义了一把,这其中不乏情绪化的市场冲动,暴涨之后继续暴涨显然不现实。短暂的强势整理之后,上海本地股的题材性发掘,可能趋向深化,趋向细化,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继续看好上海本地股。
政策力挺,促使大盘调整匆忙收住,短期内聚集起的市场信心,以及盘中新的市场热点,可能直接导致2402点这个二月份的高度被改写。但我仍然不认为,大盘将某一指数的突破,就是行情恢复程度的判断标准。即使在三月份,2402点被突破了,我们也不应忘记三月行情,为完成这一目标所耗费了的政策资源与资金力量。其实三月行情,远不及二月行情表现的轻松,从容。我们没有必要,陶醉于大盘指数上涨带来的兴奋情绪中,我想说的是:千万不可忽视大盘加速上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没有象样调整的大盘,其内存杀伤力也在日益强化,只是这种杀伤力,在等待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回调契机,而释放出现。
政策利好,仍然是后市捕捉市场热点的主要方向。
二、资金持续能力及流向,是营造局部热点及个股行情的风向标。
我们应该注意到,近期大盘震荡,起伏增大,成交量有效放大,本周两市日成交,平均在2000亿以上。不论投资者表现的多么矛盾与焦虑,但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热情与信心,没有减弱,反而在增强。每天成交资金2000亿左右,也为价值蓝筹品种的启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资金支持的股市,价值蓝筹品种会有多大的活动空间?
除了明确的政策指向之外,稀缺资源,无疑是机构资金的重点进取方向,以此为突破,有色板块,新能源,房地产板块等均出现了轮动上涨。资金明显流入了这些方向。哪怕这些板块后市出现反复,我们也不应忽视对这一方向的追踪。这些板块,其实都具有“稀缺资源”的基本特质。因此,都可看成是稀缺资源价值链的拓展和延伸,并有可能形成今年行情中,机构投资的重要主题投资方向。
三、注重后市的题材化炒作
这轮行情是否是牛市?其实没有讨论之必要。历史上任何一轮牛市,其基础都是宏观经济向好所推动。这轮行情,政策力量主导大盘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多花精力于市场热点的跟踪,与盘中有效波段行情的把握,更为重要。从三月行情特点看,题材炒作的魅力,显然强大于对业绩的追求。业绩好的股票或行业,大多表现稳重,但活跃程度,不及上海本地股,不及传说中的新能源题材,也不及低价重组股的暴发力。从资金流向看,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已不是机构资金选择股票的上要参照。主力资金,更偏好行业前景及相关公司的成长空间。如果把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股票作出排序,我相信低价股,题材股的涨幅将占据主导。所以我认为,后市选股,仍然应加大对题材股的关注程度。以上海本地股为代表的政策题材股,以小板股票为代表的价值成长题材股,以稀缺资源为代表的价值蓝筹题材股,其实都有题材的可塑空间。
我的观点是,同等条件下,低价优先,小盘优先,成长优先。题材加业绩,以提高安全性。题材性选股,还应考虑政策导向与资金流向。
这是一轮政策利好推动的反弹行情。市场热点题材化特征突出。题材炒作讲求时效性,不同阶段,市场会出现不同的题材热点。后市行情两句话:市场机会多,操作难度大!这种行情,容易让人激动,容易让人兴奋。但我还是觉得:保留一份清醒为好,动不动就激动,动不动就兴奋,容易吃亏。搞的不好,也挺伤人!
文章转载、讲座等请联系叶弘邮箱:yehong96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