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出走——是否黎明前的最后黑暗?

标签:
股票 |
分类: 操作提醒 |
本周一连四天下跌,技术面呈现钝化特征。
上证指数是否与2001年的2245点相衔接?看来已不是问题。2001年创下的高点,时间过去了七年,至今还被人们如此看重,说明人们在没有方向的背景下,只能从遥远的过去,去寻求心理上的盲目支撑,以充当救命的稻草……
其实从这轮大盘下跌的幅度、方式来看,技术面的钝化也日益强烈地反衬出,能够使得大盘真正回稳的力量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面或基本面。
政策力挽狂澜,更显政策的伟大!
机构出走,是近期盘面的突出现象。不过也不必为此担忧,主动地出来总比被动的死守要好。从一种意义上讲,机构出来,是为了更好地进去。机构的坚守,让我们见识了机构投资者的执着与敬业。一直以来,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始终以70%左右的重仓位,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坚守着少数具指数杠杆功能的大盘蓝筹品种,他们苦苦支撑着,尽职尽责地维护着大盘指数的脆弱的平衡。也掩盖了中国A股市场真实的下跌水平以及惨烈程度。现在,他们似乎也撑不住了……
中国第一权重股中石油,近期反复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
中国石化,尽管至今仍然保存有这一轮大牛市行情的的部分成果,但紧守十元的整数关口,似已力不从心。
中国联通在人们不经意间,突然两波快速下挫,重新回到低价区域。
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在价值蓝筹们众叛亲离之后,终于难奈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寂寞,开始放下其招牌似的清高与孤傲,谨慎而稳重、缓慢但不失风范地向下移动…..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深万科、中远航运、大秦铁路、南方航空、中国铁建、中国船舶等一大批高价、大盘、蓝筹品种,纷纷创出下跌以来,或是上市以来的新低。
机构在这些重仓品种的出走,也表现出机构主力面对大势已去时的无奈与不舍。他们的撤退,尽力表现的克制而有序,以减少对大盘的震荡与伤害。表现在盘面上,机构重仓的大盘蓝筹股纷纷下跌,并没有出现机构出逃时的仓皇、恐慌、或放量。机构投资者带着浑身的创伤与投资者的怨声载道,不论是为了政策的使命,或是一种价值的信念,他们顽强坚守到现在,开始有序的撤退,的确有些悲壮与悲凉!人们对此是同情?或是敬意?
机构出走,意味着机构重仓股仍然具有潜在的风险,出逃也是释放风险。如果这种出走继续,大盘也还会将向下寻求支撑。不过,从成交量的缩减判断,主力主动性出逃的动能已趋向衰竭,但突发性与偶然性的急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背景下,我们仍然应保持警觉。
大盘又下台阶。成交持续缩减。机构明显出走。市场超跌后技术指标功能钝化。大盘下跌但盘中割肉的欲望已经弱化,甚至麻木。反弹时人们明显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冲动。市场“熊”气弥漫,看空成为时尚。凡此种种,以中国股市的历史经验看,此时此刻的中国股市,似有黎明前的黑暗迹象......
如果如我所预期,可能会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国股市的太阳,仍然要经过努力,才能穿过厚厚的云层,透出时隐时现的阳光。因此不宜预期过高。目前条件看,估计不大可能出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壮丽景观。
只是一种感觉,或是一种幻觉,不足为凭。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
叶弘邮箱:yehong96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