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操作提醒 |
这两天天气升温比较快。特别是在南方更为突出。上班路上,商家纷纷挂出了换季清仓、商品五折、或清理门户、大出血甩卖之类。商家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商品该涨价,什么时候应该降价。前不久我花2000多元买的一件风衣,也就过了个年,前后不到一个月。昨天那家商场竟然挂出了700元的“吐血”价,更可气的是商家还不时地用大喇叭歇斯底里地喊着“高档风衣,三折出售”,我站在那儿看着,三折都没有人买。心里郁闷,还得装着与自己无关,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也有点庆幸:我要是买了这样一只股票,那才是哭都没有眼泪啊!
股票也是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商品就的共性,就存在换季打折的问题。
也有不少人比商家更聪明,他们在冬天买夏天的衣物,夏天买冬天的衣物,反季节消费,这中间的差价很大。这样的消费者,有点类似股市中的价值投资者。这样做的前提是:一要耐的住寂寞,二要有闲钱,三要有眼光。买的东西必须是有升值潜力的。买了就放着,等它涨价升值。就象那些搞收藏的,人家是专家,懂行。不过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如果买了个水货、仿品、赝品,还将之当成价值不菲的古董供奉着、收藏着、持有着,也是很要命的事儿。
今天浦发银行跌停!带动银行板块整体下挫。谁能说银行股不好?以长远的眼光看,中国的银行业仍然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这轮大牛市行情,银行股绝对是冲锋在前,下跌在后的。现在的问题是,它们的价格已经涨的太高了,高了就意味着盘中有太多太多的获利筹码。在大盘不稳的时候,或在行情换季的时候,那些价值投资者也会动摇,也会挡不住短线套利的诱惑。而上市公司在他们的股价涨高,业绩相当好之后,可能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对追随者的回报,而是变着法的再圈钱,再融资,象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哪个不是这个套路?连机构投资者都给套的鼻青脸肿的。据说浦发银行跌停,就与其正研究增发10亿新股的计划有关。这里有个角色错位问题:银行股在其价格涨高,往往将投资者当成银行了!
这样的市场背景,什么叫蓝筹股?蓝筹股就是拎着大篮子,到处向人们筹集资金的股票!
目前市场,也正是商品换季打折的时候。打折的商品主要是两类:一是价格过高,二是滞销积压商品。高了就有泡沫,就有被“高估”的嫌疑。这样的商品在高价股中还有不少,尽管大盘刚刚经过了暴跌,但高价品种大多是机构投资者的重兵把守之地,表现得相对抗跌。当大盘企稳,盘中出现行情,而行情的热点又不在高价股身上,它们就动摇,这时候高价股的下跌带有补跌,甚至发泄或报复性的特征。所以目前阶段,高价股仍然是主要的风险释放区。第二类是积压商品。在中国股市,目前还没有什么库存太多的积压商品,从理论上讲,ST,问题股,亏损股应该因库存而积压,但在这轮牛市里,ST应该是最牛的板块之一。据统计:2007年涨幅最大的股票排名前两位,就是两只ST股票。问题股往往也在重组并购的旗号下,受到市场的追捧与热炒。这也是中国股市特定时期的“国情”之一了。叶弘胆小,从来不敢碰,也不建议投资ST类股票、问题股票、亏损类股票。
大盘因蓝筹股的换季行情而下挫。昨天国际油价冲破百元,中石油尾市大幅拉升,导致大盘大涨!油价还在上涨,但今天中石油已经有气无力,歪到一边大喘气,重新跌了回去。这也是近期行情的一个特点:题材股涨,蓝筹股不会甘心,偶而拉一把,没有人响应,又重新缩回去。造成大盘的反复与震荡。但并不影响以题材炒作为主线的春季波段行情的展开。农业板块受到政策面的扶持,是近期盘中持续性最强的群体。但农业类股票业绩好的确不多,市场的炒作大多局限于题材的想象与借题发挥。稀缺资源及部分有色金属品种,仍然受到主力资金的看好。值得重视。但不论是那类股票,活跃的波段品种,仍然以中低价、中小盘、业绩具成长性的股票为主。我还是认为:上海本地低价题材股,和中小板股票中的一些绩优,成长性好的中低价品种机会较多。大盘大跌近百点,以波段买跌的原则,建议关注上海本地的海博股份(600708)和小板中的三钢闽光。这类股票,基本面不错,价格较低。风险不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