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操作提醒 |
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一个相当的时期,还会在政策调控的框架内寻找投资与投机的空间。
一说到投资和投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长线和短线。人们习惯于把短线叫投机,而将长线叫投资。机构投资者一般资金量大。所以他们推崇价值投资,他们更喜欢巴菲特。不论是赚了钱,还是被套住了,他们总是先来一段巴菲薄特曾经说过的话,或是讲一个巴菲特的故事,然后就拿巴菲特说事儿。但从实际的操作实际看并非如此。今年的A股大盘前期涨幅那么大,那么多的股票涨的翻了一番又一番,都是散户干的?各种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其实也是热衷于短线,或波段性炒作的。他们嘴上喊的是巴菲特的口号,但心里惦记的还是索罗斯,他们对索罗斯的投机性研究,一点也不比巴菲特少,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更擅长干索罗斯的活儿。说白了:在股市上谁不希望今天买了股票,明天就涨啊?!涨了,卖了,就赚钱了!这就是投机?这有错吗?!当然,如果是利用资金优势,或是制造虚假信息操作市场,恶意投机性炒作,那是违法乱纪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都是不允许的。
巴菲特,索罗斯,他们的区别在于:“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小时候爱看抗日战争战争题材的电影,那些私通八路的乡保长们,晚上敲一下破铜锣,然后拉长了嗓门喊:“平安无事啰”!其实那是喊给鬼子听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八路军和武工队已经摸到了鬼子的据点里了。嘴上说的,和实际上做的不一样,是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手法之一。上次财政部官员不也是这样,前面刚说过没有“听说调高交易税”,但几天后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突然宣布将股票交易税增加两倍!狂放不羁的中国股市应声而落。做股票也是一种博弈,斗智斗勇斗心眼,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本身就是一种战术与智慧。
小结一下:
一:中国股市“新兴”与“转轨”的特征,决定了政策对股市调控与调整的必然性。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除了防范市场自身的风险之外,也不应忽视特定条件下的政策性风险。
二:日益壮大的机构投资者是股市行情的主导力量。他们倡导价值投资,但他们同样擅长波段与短线的运作。一个健康的股市理应倡导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之路一定是漫长而曲折的。
今天大盘强劲反弹了,出现了大面积涨停的股票。其实股市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操作的失误。对于目前的大盘,我在前一篇博客的结尾写了这样几句话:“成交持续缩量,反弹随时可能展开。调整过后,牛市行情将延续。”
叶弘认为:大盘下跌的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至少已经接近尾声。但大盘的调整还没有结束。如果说我们在这次大盘的调整中受到了伤害,那么我们痛定思痛的目的,是为了今后做的好一些,投资理念更成熟一些。叶弘仍然看好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