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理论纲要
(2013-09-21 16:12:01)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画摄影 |
- 作者:王世征主编
出版日期:2003 页数:221 -
内容提要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内容从汉代至清末,按不同历史阶段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书论著述,着重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体特质、创作规律、鉴赏标准以及技法原理等方面,概括其基本书学思想,阐明其主要理论贡献,以期理清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与思想脉络。 -
- 隐藏目录
-
章节目录
-
- 第一节 书法作品是书家心灵的图画――扬雄“心画”说的启示
- 第二节自然万象美是书法艺术形态的本源――许慎“象形”说的引发
- 第三节 书法艺术地位确立的宣告――崔瑗对草书形态美的赞颂
- 第四节 一篇否定书法艺术的历史文献――赵壹对草书艺术的非难
- 第五节 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蔡邕对意与象、力与势的探讨
-
- 第一节 难能的创美意识――钟繇的“流美”说
- 第二节 书法万象美的礼赞――西晋的书势著述
- 第三节 从点画美到“意”的主导作用――传卫铄的《笔阵图》
- 第四节 “尚意”观念的确立――关于王羲之书论
- 第五节 书法最高审美境界的揭示――王僧虔的“神采”论及其他
- 第六节 书法美探讨的深化与意象品评的高峰――萧衍、陶弘景、袁昂君臣论书
- 第一节 “意象”向“法度”的转换――智果《心成颂》与欧阳询《三十六法》
- 第二节 书法意境美的探索――虞世南的《契妙》
- 第三节 书法“表情”论的高扬与中国书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孙过庭的《书谱》
- 第四节 书法“意象”观的推崇与中国书学理论体系的恢宏构建――张怀?的书学思想
- 第五节 “法象”说的深化与可贵的体验――李阳冰论作篆
- 第六节 寓万象奇幻,发一己至情――韩愈论张旭草书
- 第一节 书法娱乐价值的提倡――欧阳修的书论
- 第二节 高扬艺术家的主体精神――苏轼的书论
- 第三节 追求道德、学养与艺术的统一――黄庭坚的书论
- 第四节 自然天趣的崇尚者――米芾的书论
- 第五节 复古与创新的调和――姜夔的《续书谱》
-
前一篇:书写性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后一篇:书法应酬的十大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