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织酒场是门不大不小的学问

(2011-11-22 08:47:21)
标签:

杂谈

酒场形成的第一要素,必须有人组织,否则就是空场空白,酒场自然无从谈起。但谁来组织,如何操作,打算取得什么效果,这也是根本问题。参加过酒场的人们,莫要轻视小瞧酒场的组织行为,它确实是门不大不小的学问。或许有人认为,只要有钱谁不会组织,不就找家酒店叫些人吗?切慢如此草率下结论,如果没组织经验和能力,确实玩不转酒场,没准把酒场搞乱搞砸锅。所以我要断言,玩转酒场就从组织酒场开始吧。

相当一部人组织酒场,光知道傻呵呵地安排酒店并通知相关人员,真不清楚为什么要请客,酒场的亮点在哪里,如何围绕主题作文章。大脑进了水,一片浆糊成汪洋,被动地当传令兵,肯定出不了彩。这种人如果分管单位行政事务,估计难以得到提拔和重用,甚至组织过几次便被炒鱿鱼;如果当上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职务,能否干稳当干长久,也不好预料。心里没有谱,怎能应对大小局。

酒场的属性和动机决定着主题,组织者破题时,最起码要明白九大关系。一是公酒还是私酒,二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三是正式酒还是闲酒,四是必须的宴请还是表面的应酬,五是临时动意还是预谋已久,六是大酒店还是小饭馆,七是喜庆酒会还是求人专场,八是家宴还是与陌生人聚会,九是自作主张还是受人委托。当然关系不止这些,作为组织者把关系厘得越细,能厘出两个“十大关系”方为高,这样酒场组织越周到得体。如果连这九大关系都没辨清,怎么能够驾驭充满学问和文化的酒场。

俗话说,到什么山喝什么歌。组织酒场也异工同曲,酒场的属性和动机,决定着酒场走向,一定要进行对应的安排。即使没有专业的书告诉怎么组织,习惯和经验及潜规则足以支撑。大不了找内行人咨询,千万千万别自作主张,干些本未倒置的勾当,从而偏离酒场的初衷和本意。有人真的逆势而为或者操作,放着官盐当私盐卖,拿闲酒当正式酒喝,犯下类似的低级错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至少落个受累不讨好。碰到单位的领导脾气大,我看离挨扁不远了。

主题明确后,接下来要谋划酒场范围并关注参加对象。如果自己花钱请客,那就无所谓,请谁参加请多少人,自己说了算。不过许多时候的酒场,往往是受人之托或托给别人,组织者很可能说了不算。这就要按照真正东道主的交待,圈定酒场范围。比如,东道主欲喝小范围的清静酒,组织者却组织一大群人凑热闹,事与东道主愿违。哥们弟兄还好交待,真要给单位给上司组织酒场,这就是麻烦事。又如,东道主想大喝一场,组织者却只组织来三两个人,显然有悖东道主的构想。再如东道主圈定了若干具体的被请人员,组织者竟然组织了毫不相干的人,这种超范围的酒场,似乎难以对应东道主的心思。因此,组织酒场必须敲定范围,并严格按范围组织人员参加。超范围不是绝对不行,最好提前征求东道主的意见。

被请者确定后,要尽最大可能掌握这些人的基本信息,是男是女,大概岁数,职业角色,酒量大小,性格特色,甚至连业余喜好也搞清楚。由内向外延伸,就要分清被请者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否在一起喝过酒,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是一般人还是有特定身份的人,当然这些外围侦察,主要落实到最后层面,被请者难请还是好请,用什么方式邀请。

邀请的方式也很重要,职位的人可以直接电话通知,关系铁的发个信息就解决问题,请德高职重的人必须当面定夺,叫生人最好委托他的关系户预约,特别重要的被请者应由东道主亲自邀请,当然有些场合有的人应发请柬。

下来该办的事,就是确定酒场的规格和时间。规格就是标准,代表东道主对客人的重视程度,相应的场合及身份,要对应适当的规格。如果是正式宴请,必须安排在正规的酒店宾馆,进五星有困难,进四星三星也行,即使没星级,也要安排在干干净净的雅间里。组织者傻实在图便宜,把正式宴请安排在大排档,或吃火锅鸡、涮羊肉、羊肉串,显然太拿被请者不当外人,也有不当回事的嫌疑。当然一群哥们弟兄喝闲酒另当别论,为体现当地风俗,正式宴请后可以搞点小吃。而求人办事或接待上级领导及外地来宾,无故地降低规格,肯定有悖于酒场的原旨,会适得其反。

酒场安排在什么时间,貌似小问题,其实也很有讲究。最重要的一点,选在被请者有空的时候,适应被请者的习惯。有的人喜欢中午参加酒场,有的人习惯晚上喝酒,还有的人愿意周末活动。除非酒场时间不能更换,组织者就得权衡被请者心态,把酒场安排到被请者的适应时段。当然全都顾及不可能,应当以被主请者态度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