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场上说的话为啥不能全当真

(2010-09-07 07:53:27)
标签:

文化

不止几人十几人问过我,酒场上的话有多大可信度,是否酒场上没有半点诚信,说过的话等于没说白说。我的回答会因人而异,或说诚信者恒信之,比如某某某酒后话也板上定钉,或说没诚信的恒不信之,比如谁谁谁的话绝对没影子。但有一点我每次都交待清,无论从哪个角度判断酒场说过的话,要以没准为底线不能全当真。为啥这样表达,我自有一番研究心得。

人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式,酒场上的话似耳旁风,谁当真谁是傻逼。即使有区别有选择地相信,也难逃避傻逼的嫌疑。喝酒人肯定遇到过说话算数的喝酒人,但更肯定的结论是,遇到说话不算数比算数的多大发了。因而许多人对酒场的话形成固执态度,宁信其无决不信其有,主要是深究细研每句话,弄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何必受这个洋罪。成见的细胞深入脑内存,显然定论酒场的话不能全当真,已经具备先天的酒众基础。

酒精的刺激严重影响着话语权,一些平时默不作声的人,只要喝上几杯酒,往往容易情不自禁地多言多语。言多必失必出现水话。而且不仅仅是内向的人,外向的人也经常把不好说话的大门。酒喝到深处喝多喝醉,话语权基本失控,自己说过的话全都忘记了,怎么能保证句句是真句句为实呢。所以许多人酒后的第二天早晨起床,大脑经常出现失忆空白状态,担心昨夜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不过想起话后的话如放屁,也就勉强地原谅自己的大话疯话了。

     如果有人追问上面两条比较虚拟,我完全可以讲点实质性的原因。酒场是社会交往的礼仪小平台,形形色色地人们汇集到桌上,为了显得文明礼貌热情好客,难免要讲些礼节性的客套话应景话。像欢迎再来呀,有啥事尽管讲吧,把这当家别客气,办事直接到单位找啊。有时候这类话说得即实在还真诚,无非显示说话人对酒场的重视,以及对听话人的尊重。但千万别把这种表面文章式说话当真,谁当真顺话而为,真的再来了,真的到单位找人家了,或许迎接的就是话外音,不是遭婉谢绝硬阻止,就是人家根本认不得你了。拿着热脸去碰冷屁股,怪不得别人没提醒,全怨自己把酒后话太当真。

    谁都不是说话的嘴把式,况且坐在酒场喝了几杯革命小酒,说话更显得没谱。这个时候进行话语交流,你说天大他说地大,他说你够哥们你说他很义气。你说过几天出门想借车,他说没问题全包了,到时他派司机送过来。又插进来第三者问话,人家准备换个后几位是“5”的手机号码,你揽下来帮助人家搞定。场面上喝酒喝成信息发布会,彼此间或公开或私下或大声或窃语地交流。由于话赶话根本没进入大脑程序,所以求助什么事都变得很容易,甚至别人无求于你,你却主动求人家求求你。事情揽到手,愿也许出去,其实有些事根本不能办也办不了,只是为保持交流的连续性火热度,说过以后是后悔。这种没有把握的许愿,当然成不了真,只能说说玩玩图个乐。答应别人事的人,还不知找谁办呢。他为自己设下套,相当长的时间无法面对人家。

    因为酒精加人情的骚动,喝酒人比平时变得爱激动,尤其碰到惜惜相惺投脾气的人,恨不能把心器官送给人家,区区几句话乃小酒菜一碟。管他妈的最后结局如何,先要让嘴巴图个痛快,而且嘴巴也是抒豪情立斗志的媒介,许多人交成酒场的临时朋友,都是因为说话特投机的缘故。为了保持豪情的基本面,就要把话说足说实说得和真事一样,这也是酒后嘴巴式朋友的关键点。一般情况是这样,对方想听啥另一方就讲啥,而另一方讲些啥对方准爱听。这种来自话语层面的相识恨晚,自然无法保证话语纯粹无水份。有些豪放的人激动起来后,不但对一人豪放,甚至对全场人都豪放。他们的话一半是酒水,一半是激情,此时天下没有难倒他们的事。正所谓:为有豪放多壮志,敢叫酒场成天堂。乘酒而喜乘喜而诺的话语,我特别怀疑其真实性,实际上这些话不是半途而废成流星,就是不了了之如水中捞月。

酒场上还活动着一种人,定位一句真话实话有点过,但确实没多少真话实话,堪称习惯了说话不算数。如果碰到这种人,莫说指望他们说真话实话,只要别被他们欺骗了就认幸运。这种人有时是下意识的,说过的非真话太多,自己都无法自控;有时则是故意的,他们说真话不舒服,不说没影的话也不舒服。与这种人打酒场交道,要立足于当看客的心态,无论他们说些啥都别往心里去,让他们自说自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我的论点,酒场上的话不能全当真,而且谁当真谁碰壁谁是傻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