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教会周润发滥用跪式表演

(2010-01-26 11:41:09)
标签:

文化

 

我喜欢周润发的洒脱表演,凡是“小马哥”的经典电影,无一漏网地全程观摩,不时激发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如今“小马哥”老矣,耍刀弄枪难出彩,便打起几千年圣人孔老二的主意,沾上胡须以为观众还认的他,这就靠周润发的表演魅力。

《孔子》尚未公演时,造势大潮滚滚而来,大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境界。如今《孔子》已经公演,虽然我无缘先睹为快,但并不以为憾,甚至根本没有捧场的想法。《孔子》背离《论语》的初衷,散发着极其浓厚的商业味,与中国几部所谓贺岁大片一样,不看也许还能图个清静。

孔子是中国礼仪的缔造者,一些延至今日的光荣传统,都出自他的策划。详细释解不是我的任务,我也没能力理出一二三不等的层面,但透过周润发在电影外面的表现,就能想像出《孔子》的主题。《孔子》内存传教明礼的国学成份,至少教会周润发一些规定动作。

这个规定动作,可称为典型的中国礼仪,一句话点到位,就是分场合或不分场合地下跪。周润发通过廉价或必须的下跪,换取公众对《孔子》的认可度。周润发下跪自行操作,却做给全中国人看。

有人把周润发的下跪,形象地命名为“下跪门”,一下子与“艳照门”等门并列,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一般情况下“门”字辈的事件,都是负面信号,缺少光明正大的内容,很容易遭到恶搞和骂名。

周润发第一跪拉上朱军,在“艺术人生”现场跪拜观众。不管朱军是否情愿,但面对世界级巨星周润发,即使违背意思,只好无奈地被绑架跪地。这一跪地行动,引发媒体内外超大面积炒作,《孔子》自然如中药引子般,混进下跪话题。

第二跪属于单跪独立,跪拜的对象是孔子第N代孙女。如果从孔子创立的礼学角度评判,这跪似乎跪得无可厚非,彰显周润发敬长报恩的精神。毕竟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几千年过后,思想不灭烟火未熄。周润发的腕再粗再大,站在孔子面前,也如沧海一滴水,说句不恭的话,叫小巫见大巫。

周润发不顾冒犯圣人威仪,出境再现孔子的当年形象,这活干的很投机很危险。他无论如何要感谢孔子,也应对孔子的子孙后代有所交待。这一跪,跪出中华民族的美德。

观看周润发电影二十年,尽管小马哥倜傥风流气度翩翩,经常作些出人意料的秀,但从未见过他如此虔诚和卑躬。以周润发的个性,别人跪求他还差不多。什么求他主演,什么求他签字,什么求他拍挡,什么求他代言。总之跪求周润发表态,只要达到商业目的或追星诉求,也算等价交换皆大欢喜。

问题跪地人是周润发,“下跪门”由周润发打开,而且发生在《孔子》上演前。这“下跪门”就复杂多变,一句二句难以厘清,却总有动力元素埋在其中。

我善意地进行猜度,周润发演《孔子》进入最佳状态,不但造孔子的形,还化孔子的神,不知不觉学来孔子最推崇的礼节,社交公关要勤于下跪勇于下跪,于是周润发把下跪从电影引到现实生活。从这点衡量,我特别佩服周润发忘我的角色精神,难怪演变世界路路通。

然而往歪处盘算,周润发的下跪似乎太突然。如果真为跪而跪,应该跪在《孔子》放映过后。《孔子》尚未上映,周润发跪地有声,恐怕就不是简单的礼节问题。他从《孔子》中学会下跪,是否为制片人跪票房跪号召力呢,各有纷纭都有理,最后答案跪在周润发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