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柔地评说艺术人生

(2009-05-26 06:57:48)
标签:

艺术人生

文学评论

沁人心腑

让上帝发笑去

毛时安

文化

  http://files.anibook.cn/BookFace/2007/20071015/AAA75321319550000001_1_148.JPG?第一次读毛时安的《让上帝发笑去》,我就读出恋恋不舍强行推离的好感。如果发生在男女之间,无论少男少女或中年男女或老男小女配对,都是很危险的信号。我故意地放大放纵放开这种恋情,为了充分吸收毛时安的字场,增长自己的文字能量。
  毛时安是学者型的文学家,他的随笔式文学评论,脱干并挥发掉文本主义和引据作风,仿佛运笔急就写意画,即兴随机,畅酣淋漓,从不拖泥带水,也拒绝生硬链接,散发出优美可口清雅淡爽的散文味。再进一步透视,书内冷敏峻秀的文字,冲破干瘪缺水无云的桎梏,活蹦乱跳,打倒传统论文式模样,自创版本,让文学当家作主。他将观点与见解,埋伏在律动生韵的语言里,时隐时现,一望无影,又无处不在。毛时安的语言文字表达技术,内存理性与灵性,似乎更侧重于灵性,创作出的文字产品耐读生趣,结集后的读本,对得起读者们青睐。我庆幸没花冤枉钱。
  《让上帝发笑去》的装帧设计古朴大气,面露智慧的光泽。作者充满与众不同的自信,不序不跋,他省劲省心了,却容易让读者当成丈二的和尚,弄不清大概框架方略。在充满穿马甲作广告的大环境下,著作随时随地向市场弯腰。作者冷眼独处,不为外界所动,相信实力才是硬道理。这需要超常的勇气与定力,光靠自信当不了饭吃。
  初览全书,我按一般化的文学评论对待,进行简单的预见设想。深读细阅后,自觉地意识到先见出了偏差,这可不是一般的评论文章,立马往散文随笔方面靠拢。文学评论写到这份上,验证了金庸先生“高招无形”的绝论。毛时安搜集整理多年来的新旧作品,将其中一篇放置在首页,充当书名,“让上帝发笑去”。
  正是书名吸引打动了我,冒着亏本买孬书的风险,咬牙不切齿地收纳进自家书房。此时正是公休日,进门坐在沙发上,点着一支神仙烟,便迫不急待地翻书求字。拿出半天时间与书作伴,书体内留下粗重的黑色划痕,证明此次投资十分见效。
  读书时隐隐约约地断想,毛时安的写作风格特别亲切自然,尤其语言和构思方面,犹如送我再生的学习模板。虽然我的初级水平太粗太浅,缺乏与之比拟的资格,但是少数篇章结构和用字模式,我也如此考虑规划。出手招式见高低,基本路数比较吻合,可惜晚睹文章十余年。不然的话,我从入门文学时追随毛先生文风,理应得到更大提高更快发展。画外音响起,现在研读为时不晚。
  我看到文学的毛时安,漫不经心地清谈文人文化和艺术,似评非评,有话好好说,观点柔和而公正,一点不生硬。虽然隐隐约约地有点学术文本的划痕,这并无碍文学的大局。他的文笔婉静不浮躁,大气不空洞,随和不媚俗,善于用冷幽默雅调侃制造些经典绝句。作者观看新编历史剧《贞观盛事》后,形容李世民与魏徵“在阳光下争执,在月光下和解”,从而抒发“月光之美”。他评价俞晓夫是很聪明而不是那种小聪明的画家,是那种形式上相当单纯考究,而背后充满“想法”迷宫的艺术家。
  毛时安沿着自设的书本大脉络,“边走边想”,“书边翻书”,“画外观画”,“梦中说梦”。他将多领域多行当的艺术形式,皆当书来读来评,几乎篇篇都与广义的书本相关联。评论正本书,理应是他的拿手戏,更为动人的地方,他动用庖丁解牛的技术造诣,像解剖书一样解剖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舞剧及书画,有板有眼,节奏明快,在散文随笔的背景意境中,抒发评论观点,娓娓动听,沁人心腑。
  让上帝发笑去吧,我也要跟着毛时安的步履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