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8日
(2022-05-18 19:21:25)华侨义山
马尼拉的“华侨义山”可谓是一处独特的景观。之所以说它独特,因为它是一座“死人的城市”,即华人公墓。
马尼拉“华侨义山”位于马尼拉市与加洛干市交界处,占地面积52.67万平方米,周围全长3300.83米。它共有5个门,即南门、中门和北门以及毗连拉罗马天主教义山的旁门和菲律宾人北义山的旁门。
马尼拉“华侨义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马尼拉流行瘟疫,非天主教徒的华侨,死后不许安葬于天主教徒公墓,马尼拉华侨遂有单独开辟华侨义山之想法。1870年华侨地方领袖林旺购地捐赠为义山之用。1877年成立菲律宾中华总会善举公所,负责管理华侨义山。1878年华侨地方领袖杨尊亲在原有义山的基础上,又添购地皮,增辟坟场,建筑崇福堂,作为追悼奠祭之用。
“华侨义山”俨然是“城中之城”。此城称之为“佳城(死人城)”。“佳城”四周筑有高墙,里面宽阔的水泥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可供车辆穿行,并置有路标:林旺路、尊亲路、林合路等等,多以已故的菲华著名侨领命名。路旁装置水银灯,夜晚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每间墓屋都有编号,一间紧挨一间,一行行,一排排,既整齐又清洁,而每幢墓屋又式样各异。富豪的墓屋宛如一座完整的别墅,有楼房、门窗,甚至阳台。这种墓屋的大厅正中地面上安放着用大理石砌成的棺椁,灵柩放入其中后密封。封闭的棺木并不露天埋葬,而是在一间间别墅式的小楼中安息。墓屋内安装有自来水、电灯,有的还装有空调、冰箱、电视机,设置饭厅、休息室,室内沙发、茶几、饭桌等样样齐全。屋前的门框楹联上写的都是华人悼念死者的传统辞句,门额上镌刻着衍脉籍地等,可清楚地识别死者的姓氏名号及祖籍地。
“华侨义山”可谓是世界墓园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有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有饰有天使塑像、十字架的教堂试建筑,有古庙式建筑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建筑。
每逢清明节和11月1日的万圣节,“华侨义山”就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携带果品、香烛、纸钱等,来为亡人扫墓,聊寄哀思。入夜烛光与灯光争相辉映,人们在里面聚餐、过夜以表示对死者的深切的怀念。
马尼拉的华人并非都是富豪,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层阶级非常富有,是掌握一些行业、企业、商场的大老板;中层阶级是殷实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下层阶级是小店主、小职员和无业游民。这种阶级等次在“佳城”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富裕华人在世时,住着豪宅,到了“佳城”仍然排场十足,安眠于富丽堂皇的两层或三层墓屋;中产华人去世后安葬于单层墓屋或较讲究的平地墓穴;家境较差者,死后安葬于简陋的平地墓穴;贫穷华人死后遗骸或骨灰安放于公德堂的壁墩、同乡会或宗亲会的公坟义冢以及免费墓地。
夭折的孩子的遗骸或骨灰存放于围墙壁墩。
人们在生前已购置好了墓地,死后按号入位。
华侨义山的一侧是菲律宾人的北义山。菲律宾人的公墓也可看出贫富的悬殊,但绝大多数的墓地的建筑都比较简陋。这些墓地没有种族色彩,是开放型的,任何种族和民族的人均可安葬于此。
华侨义山的另一侧是菲律宾的平民的住房。站在义山高处,即可看到一幢幢低矮简陋的房屋。相比之下,死人的墓屋比活人的住房强得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参观了华侨义山后心中颇有感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当然,建豪华墓屋者可能另有道理,此处只是鄙人的管见。
我从华侨义山归来,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观感,也许过激了些,但却是自己的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