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拾零袁维学著
(2022-05-11 06:34:25)纸短情长
泰国有位华人老画家,名叫林耀,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是泰华艺术协会永远名誉会长。自幼喜爱书画,专攻中国国画,学有所成。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所不精。在泰国华人画家中,无出其右者。我曾为他写过一首小诗:
泼墨绘万类,书画呈流美。
翰墨传后世,终生当无悔。
有一次,我在他的画室里看到他画的老虎和孔雀,栩栩如生。老虎二目炯炯,威严中带有点儿善意。既有兽中之王的傲气,又有平易可亲的神情。更令人叫绝的是,中国国画竟然看上去有油画的效果。老虎身上的毛和孔雀的毛,根根清晰可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用色不艳不俗,光度明暗对比强烈。林耀把西洋画的技法运用到了中国画里,把中西画法糅合得天衣无缝,不留痕迹。他的画作,耐人寻味,使人久看不厌。
林耀四方脸,浓眉大眼,颇有艺术家风度。他腿脚不便,出门需要坐轮椅,但这并不影响他参加社会活动。因为他是泰华社会的名流,所以我们常请他参加使馆的一些活动。他有请必到。他把使馆当作“娘家”,常到“娘家”走走。“娘家”的人对他既热情又尊重。使馆的大厅里挂着他画的一幅巨画—孔雀,大概有五米多长。这是他送给“娘家”的无价礼物。
诗琳通公主的绘画技艺就是跟林耀学的。20世纪90 年代,他定期地到王宫去给诗琳通公主讲授绘画课。他曾对我说:“公主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只要她不清楚的,就一定要搞明白。我布置的作业,她都非常认真地完成。所以她进步很快。”他拿出一本诗琳通公主出版的书给我看,其中有诗琳通公主的绘画作品。有一幅画面是,几只小鸟在数根墨竹间嬉戏。鸟儿活泼可爱,墨竹苍劲挺拔,竹节、竹叶画得很见功力。如果没有诗琳通公主的落款,谁也不会以为,它是出自一位外国公主之手。学生的水平如此,可见老师的工夫之深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驻泰国使馆文化处与林耀领导的泰华艺术协会联合举办了一次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书画展。我送15幅书法作品参加了展览。中国驻泰国大使金桂华、泰国侨领及泰国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这次展览充分表达了中国驻外人员、华人、华侨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和爱国之心。展出后,林耀专门把参展作品,编辑成册,出版了一本精美的纪念香港回归祖国的书画集。
这一年,国内有关部门拟举办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为题材的海外华人华侨书画大赛。我接到国内的通知后即与林耀联系,希望他能利用这一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他欣然同意。他构思了多日,而后打电话给我,让我为他找邓小平、江泽民的照片和中国地图。我帮他找了他所需要的资料。
隔了一个星期,他打电话给我,客气地说:“袁参赞,我已画好了,请你来指教指教。”
我对绘画是外行,看不出子丑寅卯来,更说不出个道道来,但作为我的工作和朋友的厚望,我到他的画室去了。
他打开画幅让我看。画面上,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中国地图,地图前面站着邓小平和江泽民,好像他们在说些什么。他运用的是写实的手法。我只觉得两位领导人画得很像,看不出有什么深层次的内涵。我脱口说了一句:“林先生,你画得很逼真。”
他显然对我的言语不太满意,昂着脸,似笑非笑地说:“哦!”
我意识到自己没有读懂他的画,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没有领悟到他的意图,说道:“林先生,我真的觉得你画的这两位领导人很神似,其他尚未看出门道。能否开导开导。”
“噢,你看!邓小平指着香港,可他的目光却在注视着台湾。他在对江泽民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指日可待,但台湾何时能与大陆统一,这就要靠你们这一代领导人了。”
我听他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多么深刻的含义,多么深情的话语,多么深远的期盼。
许多老华人都跟林耀一样,殷切地期待着海峡两岸的亲人早日团聚,祖国早日统一。这是他们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
林耀的这幅画在高手如云的大赛中荣获银奖。他非常高兴,冒着严寒,拖着残疾的身体于同年12月专程飞到北京去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