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a23ab47gaac43b071d44&690
最早最大的玩票当数唐明皇了,被后世戏剧界奉为梨园世祖。唐明皇玩票,一是业余爱好戏剧,二是与杨美人有关。他可以出巨资集人力玩得尽性,玩得不理朝政,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是在玩自己的。按理说,现实生活中,唐明皇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制造出天下奇闻怪事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但他却要在编撰的故事里轻吟低唱抒发情感。或许英国戏剧家王尔德说得对:“艺术并不模仿人生,只有人生模仿艺术。”可见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艺术情结,都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虚构的故事环境中来展现释放自己,体验不同的人生角色,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圆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所以前二天,当我看到新闻中说,湖南某贫困县出资二百五十万,拍摄一部红色电影,副县长、局长、科长、股长客串剧中领袖人物、国民党军官或兵丁土匪等,觉得这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也是一件非常过瘾爽极的事,更可能是一件自己非常愿意做并且竭力要做好的事。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年青时就爱好摄影。这些年来,摄影器材电脑技术日益更新,于是不满足只是拍摄照片,开始学习摄像编辑制作视频短片。外出旅游、亲友聚会、学校活动等都成为自己拍摄制作的内容。边看书边实践,不断改进制作拍摄技术,常常是利用休息时间甚至熬夜来琢磨推敲细节。每当制作成一个短片便孤芳自赏或推荐观赏,听到褒奖溢美之词不亦乐乎。碰巧今年正好带班学生毕业,我突发奇想,拍摄制作一个故事短片来留念,学生群情振奋大呼爽。故事取材课本内容《斯巴达克》,这是一个课本剧,但台词简单,道具场景交代也很少,只有一幅课文插图。于是与学生共同策划探讨,学生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从服饰到兵器,从场景布置到人物性格分析,我先初拟出所谓的分景头剧本,再定好角色扮演。那些天,师生兴致都很高也很忙,服装道具纷纷出笼定夺。开拍的那二天,我过足了一把导演兼摄像师瘾,学生过足了一把演员瘾,远比课堂上无聊的背景介绍、课文分析有意思的多。学生也对台词的朗读背诵把握得更深刻,舞台的基本表演技巧懂了许多。后期的故事片制作,配上音乐与画面,角斗的场景与照片衬托,学生幼稚但真实的表演,还真有点像那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拍摄与制作过程中,学生有兴趣主动参与,应该说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对那场爆发于二千多年前的古罗马的奴隶起义背景和历史意义,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感性认知。这或许更符合语文教学的本原,也为毕业留念存下一个独特的形式——我与学生玩了一次团体票!
当然我与学生共同玩票,有三个前提:一是不影响本职工作,并且是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有创新有探索;二是不花费一分钱,摄影器材全是自己新购置的索尼品牌无偿提供,三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自己的休息时间。所以从本质上说,和唐明皇一样,物质和人力都是属于自己的,这是真正的玩票。接下来就该说道说道湖南某贫困县的那个红色电影玩票了。
据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通过电影打造红色旅游,才会在捉襟见肘的财政里拨出二百五(250万),以期获得更多经济回报。但据影视圈内人士说,现今竞争这么激烈,就这业余水平电影根本排不上院线,门槛都没有何来财源滚滚?排不上院线却又要捞回成本,自然会搞摊派,公款看电影,可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就是全城出动也不见得能把账轧平。再说就你们这几张县里的老脸抬头不见低头见,就是憋出屎来般的做秀,百姓不也跟看耍猴似的好笑吗。如果不动他们的钱也算了,权当新春联欢与民同乐,所以这票就玩大了玩惨了,玩到老百姓的饭碗里去了。这么看来,倒是情愿他们公款吃喝甚至公款那个的,要用掉二百五还真得出死劲且细水长流了。话说到这得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些领导玩票,其实倒是人生一大进步,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已经从物质层面进化到精神层面了。但却忽略了玩票的基本规则:用自己的钱满足自己的健康喜好!从政之人千万别心血来潮,更不能把老百姓的钱打水漂,人家美国总统里根当年是好莱坞明星,从政之后都不玩票了;斯瓦辛格当了州长也不玩票了,只是和自己的女佣来点云雨之事,你们出什么风头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