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祸猛于虎

(2009-05-22 20:11:19)
标签:

多起车祸

仇富心理

社会心态

网络舆论

谭卓案赔偿

杂谈

            车祸猛于虎

    我在这里可以断言:若干年后,中国的车祸一定会像中国的矿难一样,居世界第一!而因此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人数也将列世界第一!以前总是不明白,西方社会怎么会有那么多原本蛮正常的人来参加残奥会,现在解惑了,原来都是车惹得祸。

    前些年,一位朋友对我说:小时候的理想就想当一名出租车司机。没想到今天自己有车了,开车的感觉真好!上个月底,浦东的车展门前,车水马龙水泄不通而一票难求,不得已调来众多警察维持秩序。旧时王谢堂前“车”,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了。当然,一寻常一百姓,车的档次必然要讲究起来,有了钱,谁愿意寻常和百姓呀,对车的质量和品位的追求也在情理之中。也因为性能好驾驭起来方便,提高车速更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是一个事物发展势在必然的趋势。中国人以前穷,只能自行车多;现在富了,于是小车多了。自行车最多撞倒人,跌个仰面八叉或骨折什么的(我也曾肇事过);小车却能撞飞人,来个空中旋转或自由落体(我还未体验过)。人多造成车多,车多又反作用于没车的芸芸众生,所以我开头说的话,其实只是一种人人都明白都能预测到的常识而已。

    月初杭州飙车案以来,短短的半个月里接连发生了多起车祸:萧山宝马车撞飞一家三口;广州特种车辆碾死一儿童;上海宝马车撞飞一中年妇女至今未醒。刚才又听到浙江舟山检察长公务用车撞死祖孙二人,真正叫车祸猛于虎啊!这五起车祸里有三点共同:一是车贵二是权重三是速快。如果还要讲第四点的话,那就是被撞的人都是家境不怎么好的平民。如果还要用“不健康”的仇富心理来讲第五点的话,驾车人都是富人和有权的人。

    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有恐惧和依仗心理。人贫穷时,怕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人孤独时,怕无人照应茕形孓影;人染病时,怕久病不起裸尸街头。人富贵时,好财大气粗一掷千金;人权重时,好前呼后拥一言百诺;人忘形时,好醉里乾坤大一览众山小。这是人类的幸福也是人类的悲哀,所以古人要特别强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老祖宗经历的事多了,过得桥比后人走的路还多,今天社会上的事依然是不能逃脱祖训。但老祖宗只是从理论上道义上训诫后人,没能拿得出一个根治的好法子来。

    前几天,谭卓的父母接受了肇事者父母113万的赔偿,让众多网民失望。有一位网民评论说:以后听到这样的事,我再也不会生气了!哀莫大于心死。其实这事我觉得应该这样看,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俗话说:灾难临头,别人的事头顶过,自家的事穿心过。谭卓的父母应该说是非常有理智的人,而不是性情中人。开始时的悲痛已经过去,人死不能复生。借助网络的力量与舆论,应该很现实地面对眼前的利益,思考与安排自己的后半辈子生活。接受这不同于一般车祸的高额赔偿,是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明智选择,也是舍弃虚无承诺情绪偏执的一种生存智慧,这不能苛求于只是一对下岗普通工人而又经济拮据家庭的为人父母者。失望也好,心死也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通过这件肇事案质疑背后的公权,思考这起飙车案偶然因素中的必然性,探究社会贫富悬殊而引发的公众心态,拷问金钱搞定一切所引起的社会后果,而置自身唾手可得利益而不顾呢?

    今天《南方新闻网》有一篇“飙车案双方达成协议,网络舆论不必太失落”的文章不无道理:“其实,除去私人化的补偿协议,网络舆论并没有失去寄予此案的公共目标,亦即:促成当局检视非法飙车对城市秩序的危害,检讨现有管理弛废的现实,重新设计管制措施以贴近民意,呼应市民普遍的安全需求。由此,网络舆论体现出公益性和现实价值,它们不会随赔偿协议而减损,这是舆论的力量所在。网络舆论究竟能将社会愿景实现到何种地步,很难有定论;可缺乏网络舆论会造成什么恶果,却是一清二楚的。网络舆论不是世界的拯救者,它不过是由电脑前的每一个人的组成。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网络舆论可以让人不成为别的附庸物,或变形体。通过网络舆论,就像杭州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民众不再被迫疏理身处的社会,声援别人的遭遇就等于关注自己。 ”

    文章读到这,似乎能感受到一种社会的嬗变和文明的递进,但愿车祸猛于虎和车祸率世界第一的预测,只是杞人忧天或者痴人说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打屁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