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长青
赵长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3
  • 关注人气:3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犁先生的眼光

(2009-07-02 16:31:14)
分类: 孙犁研究

此文发表于2011年4月18日《中国文化报》“采风/副刊”,5月4日收到样报。

 

孙犁先生的眼光

 

赵长青

 

     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孙犁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独特的成就,还在于他影响、发现、推出了一批卓有建树的文学新人。建国初期,由于他的扶植,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作家脱颖而出。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他的浇灌,铁凝、贾平凹等作家茁壮成长。他的作品对文学后辈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而他对文学新人的发现和推出,则使我们得以见识他如鹰隼般锐利的眼光。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作家铁凝,对孙犁先生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是孙犁先生给了她精神上的培育,并及时对她进行了鼓励,才使得她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稳扎稳打,才使得她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在散文《怀念孙犁先生》中,铁凝回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她寄居在北京亲戚家。在不被为注意的旮旯里,她发现了一本书脊破烂、作者不详、没头没尾的厚书。铁凝写道:“在当时的我看来,应属于长篇小说吧。我胡乱翻起这本‘破书’,不想却被其中的一段叙述所吸引。那年我11岁。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破书’就是孙犁先生的著名中篇小说《村歌》。”她像许多文学青年一样,迷恋孙犁先生的文字所带来的愉悦。铁凝认为,引她去探究文学的本质,去领悟小说审美层面的魅力,去琢磨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的润泽、力量和奇异神采的,是孙犁和他的小说。

     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之所以能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孙犁先生的评价起到了关健性的作用。据崔道怡先生披露,1982年5月,《青年文学》发表了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哦,香雪》问世之后,并未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可孙犁先生在读过《哦,香雪》之后,在写给铁凝的信中对这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孙犁先生写道:“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孙犁先生的这封信在报纸上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一些人开始寻找并阅读这部作品,已经读过的人则重新审视这篇小说。1983年1月,《小说选刊》选载了《香雪》。随后,又转载了孙犁先生的这封信。当时,1982年度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正在进行。第一批提供评委参考的备选篇目中没有《哦,香雪》。1983年1月24日,提供第二批备选作品时,由于《小说选刊》选载《香雪》已为读者和评委得知,《哦,香雪》被列入其中。可在1月29日召开的第一次评委会上,《哦,香雪》未被提及。在2月26日召开的第二次评委会上,《哦,香雪》虽被提及,可大都放在发言最后。沙汀先生最先提及,随后,冯牧、王蒙等人相继表明:个人偏爱《哦,香雪》。在第二次会议结束时,根据王蒙等人提议,将《哦,香雪》提到前五名。1983年2月28日,评选结果揭晓,《哦,香雪》获奖。由此可知,如果没有孙犁先生慧眼识珠,如果没有孙犁先生的激赏,《哦,香雪》就不会获奖。事实证明,如诗一般的小说《哦,香雪》不仅是铁凝创作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如同铁凝的其他作品一样,日久益香。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同铁凝一样,也对孙犁先生充满感激之情。孙犁先生的作品同样也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孙犁先生也给予了他很大的鼓励,使他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健步如飞。

     在《我是农民》这部书中,贾平凹曾写到他青年时代在修水库工地的夜晚读书时的情景。“我睡不着,便拿起紧挨着我的铺位的一位姓雷的人枕头边的一本书翻起来。这一翻,竟一生都喜欢起了这本书。这本书没有封面,也没了封底,揉搓得四角都起了毛,但里边的文章吸引了我,竟一气看了十几页。几年后,我上了大学,一天,见同宿舍的同学拿了一本书,名叫《白洋淀记事》。翻读了几页,大吃一惊,我在水库工地读的就是这本书!”贾平凹说:“我不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以一个作家的眼光,长期以来,我是把孙犁敬为大师的。我几乎读过了他的全部作品。” 可见他对孙犁先生的作品是多么喜爱。

     在贾平凹踏上文坛之初,孙犁先生就对他的散文创作极为关注。1981年4月30日,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在《天津日报》上发表后,孙犁当天即写了一篇随感《读一篇散文》,后此文发表于是年7月的《人民日报》上。1983年,贾平凹回忆这件事时说:“两年前,当我发表了一篇小小的散文,孙犁偶尔看到了,写了一篇读后感的文章。对于他的人品和文品,我很早就惊服的五体投地,我一个才练习写作的小青年的一篇幼幼稚稚的散文,倒得到他的墨指点,这使我很激动,也鼓起了我写散文的勇气。”之后,孙犁先生又写了评论《再谈贾平凹的散文》,发表于1982年4月22日的《天津日报》上。1982年,贾平凹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要出版了,孙犁先生应邀欣然为之作序,对贾平凹的散文做了中肯的评价,再一次对贾平凹进行了激励。正是孙犁先生的一次次好评,才使得贾平凹在散文创作方面奋然精进。

     孙犁先生确实是众多文学后辈的良师,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能够洞察入微的眼光。他以他的充满真善美的作品给文学后辈以取之不尽的滋养,他以他的火般炽热的如椽巨笔将文学新人推向无比灿烂的阳光。现当代作家中,在影响、发现、推出文学新人方面,除了鲁迅先生,无人能与孙犁先生媲美。借用佛家一句话说,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孙犁先生堪称功德无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