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狂响曲
从小土出生,就一个月一次打预防针。
开始睡得晕晕乎乎就被抱进打针室。一针打完,小土才睁开朦胧睡眼看一看,接着睡。当时窃喜,我儿子打针这么勇敢。
8个月时,小土进到打针室高兴地和护士笑着。一针下去,突然表情变化,大哭起来。针拔出来,哭声就停了。
以后的一年多里,我们一起经历了打预防针,抽指血,输点滴,抽静脉血。无一例外,小土都大哭特哭。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把小土的胳膊“贡献”出去的时候,我也很无助。尤其是输点滴和抽静脉血找不到血管,需要在脑袋上下手时,按照护士的指示把小土按住,小家伙在床上无助的哭,我的眼泪也唰唰直流。
后来,一进医院,我俩就同时紧张,小土全身都绷得紧紧的。
前一段,在楼下的诊所门口偶遇淘淘,淘淘和小土开心的玩儿了一会儿,就被淘淘妈高高兴兴地抱进了诊所打预防针。随口交流了小土的紧张情绪,淘妈说:“我们淘淘挺好的,因为在家经常玩儿打针的游戏。”
我们回到家,睡前又多了一个新玩儿法:打针游戏。
小土用手指在我的胳膊上捅一捅,问:“我给你打针,疼不疼啊?”
我面露痛苦说:“有点疼啊!”
小土问:“你哭不哭啊?”
我:“没有那么疼,可以不哭。”
小土把手指拿开了,我马上笑着说:“已经不疼啦!”
后来,小土给很多人“打过针”,很多人也给小土“打过针”。不过因为2岁后的预防针很少了,小土没有再去医院了。
上周接到幼儿园入园通知,第一个要求就是“入园体检”。因为我要陪园几天,所以也去一起抽血。
北郊医院需要抽静脉血,一进大门小土紧张地跟我说:“咱们走吧。”排队的时间里,我和小土又玩儿起了打针游戏。我俩互相打针打的火热,小土已经忘记了紧张了。
就要轮到我们了,小土又开始警觉,全身紧绷。我问他:“妈妈先抽血,你陪着我,好吗?”小土放松下来,等待着。小土就在我的怀里,看着我抽了一管血。很有经验的护士换了小针头准备给小土抽,小土略有不情愿地伸出了小胳膊。护士很温柔,一边引导小土观察针管里像小虫虫一样爬出来的血液,一边麻利地抽血。因为要抽两管,小土后来有些不耐烦,就哼哼了一下。最后小土自己按着棉签卷着胳膊走出医院大门。
在我们后面的是一个小姐姐,也是做入园体检,她妈妈对她说:“这次的抽血和以前不太一样,是要在胳膊上扎针,可能会有点疼。宝宝能忍住的话,就不哭。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妈妈陪着你。”女孩儿平静地面对抽血。
是啊,其实仅仅是这几句话,就足以安慰孩子了。我才细细反省,小土打针的哭,不是因为疼,而是恐惧。
我之前没有做好他恐惧情绪的梳理工作,反而把他“绑架着”上了医院。他内心的恐惧只能靠大哭表达出来了。
下周,小土就要上幼儿园了,第一个挑战就是分离焦虑。小土一定也会再次面临恐惧。现在,我就在给他讲解以后将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小土懵懵懂懂地理解着,以后将由老师、小朋友和他一起工作整个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