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杂粮为“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与葡萄糖或白面包相比血糖水平升高的量的一个衡量指标。通常是指含
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位100。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
0为高GI食物,小于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最初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参考依据。
影响血糖生成指数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如食物的种类、生熟程度、加工方法等。
首先,食物种类不同,血糖生成指数也各异。如豆类食品一般比谷、薯类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低;谷类食品中,大麦、荞麦、黑米等较小麦的血糖生成指数低。这也是提倡糖尿病病友多吃粗杂粮的原因之一。
其次,膳食纤维含量多的食物的生糖指数较低。如全麦面包,黑面包血糖生成指数较白面包低,所以要提倡糖尿病病友多吃粗制粮。
第三,食物的物理特征,如食物中的颗粒物所占比例及食物的冷热等都对血糖生成指数有影响。淀粉颗粒越大,血糖生成指数越低;食物中颗粒物质所占比例越高,血糖生成指数越低。
★我国悠久的杂粮主食饮食文化
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都把谷类放在第一位置,说明谷类营养是我们膳食生活中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程、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
3种,豆类有1
4种,总共4
7种之多。
自古以来,先有杂粮,后有主粮。杂粮是我们祖先最早的食物来源。如谷子,又称粟,从商朝至秦汉时期,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粮。十八世纪中国人口从1.5亿增加到3.1亿,解决粮食问题就是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提高,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生活中,食物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餐桌上动物性食品和油炸食品多了起来,而主食很少,且追求精细。这种“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膳食纤维”三高一低的膳食结构致使我国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以及肿瘤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究其原因,主要是常吃太精太细的粮食。饮食越精,发病率越高。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兴起了杂粮消费的热潮,人们逐渐开始重新认识杂粮在我们膳食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1、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的核心:全面、均衡、适度。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
全面:指食物多样化,食物种类越广
泛越好。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任何一
种食物都无法满足
均衡:指各种食物数量间的比例应合
理。
营养素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其作
|
全面:指食物多样化,食物种类越多越好。
均衡:指各种食物数量间的比例应合理
适度:指各种食物的摄入量要与人体的需要相吻合。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一种营养素缺乏,其它的再充足,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合理获取
|
辨粪麓粥斜拣3§0巍
惫鬣瓣袋整辩30~鞠糍
攀辩鹩粪∞一≯§窝
藏黪粪#0一{∞甏
灏巍2彗洲孽O窥
|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