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论!宇宙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天体!——“太极图”很可能是宇宙中心的真实图景

(2013-03-21 17:14:22)
标签:

暗物质

太极图

阴阳鱼

宇宙中心

统一信息论

   http://s7/mw690/001mas2xzy6V8QXARGma6&690


    如果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话,那么,根据宇宙产生初期的各向同性的规律,宇宙产生后必然向四周均匀膨胀,故宇宙一定存在中心点,而且这个中心点就在大爆炸点,它应该是宇宙密度最高的天体。那么,这个天体究竟是什状态哪?

    根据统一信息论推理,这个宇宙中心天体居然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太极图”的巨大天体,“太极图”很可能是宇宙中心的真实图景!

    宇宙起初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能量子,这个能量子拥有造就咱们这个宇宙所有客观存在的能量,后来,这个能量子分解为正负两个能量子,紧接着,它们便以每个能量子分解为两个能量子的方式进行,然后进行裂变连锁分裂,当正负能量子各分解为8个能量子的时候,他们便组合宇宙史上的第一个正极限粒子和第一个负极限粒子(或称之为反极限粒子),但由于这两个极限粒子的当量相同而性质相反,故便在最短时间内又重新湮没为一个能量子,这样的分裂持续进行了无数次,直至在某种偶然的原因扰动下,形成了更深程度的裂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偶然的原因就很可能涉及到不同于我们这个实在宇宙的虚在宇宙,它是以其它形态的极限粒子构成的,至于其机理将很可能涉及到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故现在不予推断;当然,如果其它形态的极限粒子不存在的话,那么,这个虚在宇宙也就无从构成存在,实在宇宙的形成就有可能是基于能量子自身的不平衡分裂造成的。

    当这个能量子进行到第五次分裂的时候,真正稳定的极限粒子便诞生了,这是因为此时的正反能量子各有16个能量子。以正极限粒子的形成为例,此时的8个正能量子可能会形成最大的正极限粒子,但这个极限粒子的形成需要依赖另外8个负能量子的继续分裂,直到形成足够数量的负极限粒子,使之形成密度最高的极限粒子固体并吸附到那个正极限粒子的四周,这样,才会避免其与另外那个最大负极限粒子的直接接触而造成湮灭。同样,那个最大负极限粒子的形成也是基于这个过程。这样,宇宙当中的最大的正负极限粒子便得以诞生,它们构成了宇宙的两个基本点,咱们可分别叫他为宇宙正极点和宇宙负极点。

    宇宙正极点和宇宙负极点形成后,由于它们的质量巨大,每个极限粒子大约占有宇宙总质量(包括能量)的四分之一,约为5.1×10^58千克,而其体积仅为4.2×10^-105m^3。想想看,这样一个密度如此之高的极限粒子当然能与异性极限粒子共同分解任何极限粒子,而造成造吸附大量的异性极限粒子的现象,这又会形成一种同性叠加的现象。比如,正极点会应吸附巨量的负极限粒子,而这些负极限粒子又必然会大量集合任何的负能量子,使得任何负能量子光线也无法逃逸,但却因不能吸附咱们能观测到的正能量子,从而形成能够看得见的宇宙最大白洞;反之,则形成宇宙最大的黑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宇宙最大质量的同性极限粒子空间会通过汇聚越来越越多的同性极限粒子而不断造成宇宙空间膨胀,使正极点和白洞与反极点和黑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此同时,黑洞和白洞之间的分界线也越来越越长,而正是这条分界线上,造成了正极限粒子和负极限粒子的充分融合,形成了巨量的极限粒子固体暗物质,且在这条分界线上的中心点上形成了宇宙密度最大的极限粒子固体,这个密度最大的极限粒子固体就是整个宇宙中心的中心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形成后,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态势——正极点吸附负极限粒子形成完全看得见的白洞,而负极点吸附正极限粒子则形成咱们完全看不见的黑洞,这种图景连接在一起,将十分相似于中国古代那个以所谓的阴阳鱼为特征的“太极图”,但作为“鱼眼”的正极点和负极点,将因其体积极小和被其异性极限粒子所包围的缘故而观测不到,不过,由于正极点极限粒子和负极点极限粒子占有宇宙二分之一的质量,其分量却更为突出,这也非常符合“太极图”用大块面积的黑白两色突出衬托“鱼眼”的意蕴。因此,“太极图”很可能就是宇宙中心的真实图景。

    现在宇宙中心已远非初始,由于中心点的极限粒子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而两个极点又具有强大的膨胀性能,故它们将最终形成围绕中心点高速运转的态势,以此而生生不息地化生万物!而这种高速运转的直接后果就是:宇宙中心的白洞和黑洞的区域越来越大,周围极限粒子的固体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宇宙的持续膨胀,另方面,也使作为宇宙中心的‘阴阳鱼’的半径越来越大。根据理论计算,宇宙中心将以宇宙膨胀速度的0.8%进行膨胀,目前宇宙中心的半径可能大约有1.2亿光年。宇宙中心所处位置大约位于离地球80亿光年的某处,该区域多是一些年轻星系的密集区,宇宙中心藏于这个密集区的中心,故很难被遥远的我们所发现。

从中可以看出,不不仅中国古代的太极图非常符合宇宙中心的特征,而且宇宙的形成也非常合乎中国古代的易学理论,《易经》的“太极生两仪两仪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后衍生64爻以化万物的理论,与极限粒子理论所揭示的宇宙诞生情景也有暗合相同之处。

    应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的确是非常有智慧的,但如果以此以为他们能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认知能力而窥见宇宙的秘密,那就太高估他们了。宇宙不可能有超自然的预知,在那个落后朴素的时代,他们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而做到完全窥见宇宙的秘密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出初步正确的结论,是根据万物的普遍现象通过归纳悟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万物机理相通’缘故,但无论如何,他们那个时代的他们所得到只能是粗线条的东西,而对于更为深入的细节性的东西,他们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面还比较符合宇宙产生初期的情景,但后面的‘二生三,三生万物’就纯属于猜测了,且他们对与万物以后又重新走向统一的结局也没有给出结论;另外,中国古代人虽然设计了太极图,却不知道太极图体现了宇宙中心天体的特征,等等(相关理论可参阅《统一信息论》、终极事业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