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和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投资策略
(2008-11-13 22:13:16)
标签:
财经 |
分类: 投资 |
一. 交通基础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
交通基础建设计划能够有效打通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交通阻碍,降低两个区域之间的物资流通成本和流通时间,加速两个区域之间的物资流通。
交通成本和时间的降低,可以发挥不发达地区的成本优势,吸引投资。任何商品的价值构成,最终可以解构为人力成本,地租成本和利润三部分。不发达地区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地租成本与生俱来,一直以来未能有效吸引各类投资,主要是由于交通设施的不发达导致交通成本和交通时间超过了其他两项成本优势,以至于不发达地区对于产业的吸引力微乎其微,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发达地区缺乏基础能源设施和物流等第三产业配套设施的投资冲动,这反过来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障碍之一。
缺乏顺畅的交通,不发达地区即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商品和其他特殊产品,都很难送抵发达地区换取货币,这便扭曲了不发达地区的商品价格,使当地商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居民依靠商品和劳动交换获取的收入也全国平均水平,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商品消化只限于狭小的区域,换取不到应有的货币,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发达地区的货币购买力远远高于发达地区的原因。因此,任何地区要取得经济蓬勃发展,除了自身的资源、地势、人口等固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与其他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原本和不发达地区的交通存在一定的阻碍和隔阂,因此商品和服务很难也很少输送到不发达地区。即使商品和服务输送到不发达地区,当地的居民也因收入问题无力购买来自发达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内需消费。虽然目前整体中国主要抑制内需的因素来自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因素,但就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横向比较来说,商品交换的价格扭曲阻碍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这一轮的交通基础建设计划,铁路基建和其他交通建设总金额将达到约8万亿人民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果该计划顺利推行,势必将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交通阻碍。无论未来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会蓬勃向上,但至少最大的一块石头可以被搬走,最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被打下。如果血管不畅通,再健康的心脏,都不能有效地把血液输送到全身。
二. 产业转移摆脱企业困境
2008年,中国产业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起先是各类成本不断上升,挤压产品毛利,随后紧接着经济衰退来临,虽然毛利开始改善,但比成本上升更恐怖的需求萎缩不断加重。对于存在价格管制,以出口为重点的中国产业界,上下游的压力迫使企业收入萎缩,利润下降。
要解决这个困境,如果仅仅依靠行业周期的逆转,无疑是靠天吃饭,毫无主动性。最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利润的方法是产业升级,但由于体制,技术,资金等众多原因,产业升级提倡多年以来,困难重重。既然不能从提高产品附加值入手,那就只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之前提到过,任何商品的价值构成最终可以解构成人力成本,地租成本和利润。因此产业界便可以考虑将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不发达地区,以大幅度降低企业成本压力,提高产品的毛利。
要实现产业转移,让企业存在产业转移的意向,不发达需要多条件具备:1. 交通成本的低廉 2.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关联度 3. 人力和地租成本的低廉 4. 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备 5. 政策的支持和税收的优惠 6. 城镇化的建设推进
在这些条件中,目前正准备大力投入的是交通建设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当这两个条件具备,相关的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将出现发展的条件。人力和地租成本的低廉是不发达地区本身拥有的优势,也是对当前面临高成本企业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关联度,则将由企业自行选择,这是产业资本的本能选择。政策支持方面,数月前发改委已经下放项目审批权,这便有望调动不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新一轮冲动。税收方面,这个变数较多,不同地区对于不同产业的政策不同,目前无法一概而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国家是否会考虑到鼓励产业转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明确统一言论。如果国家将交通基础建设和鼓励产业转移配套进行,乐观的期盼便是对于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进行鼓励性税收减免或优惠,这将是一个全国性的举措,也是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的重点。至于城镇化建设,产业转移和城镇化本身就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事项,有其一就容易加速其二,反之亦然。
总而言之,发生产业转移的经济环境已经出现,而促进产业转移的诸多条件,目前看来十有七八,另外所欠缺的,便是来自全国性政策方面的鼓励和区域经济内在发展的动力。前者最难估摸,但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相对比较乐观,后者则在其他条件开始成熟以后会自行发展。
三. 产业转移的大致进程和各阶段受益行业
以下几个产业转移的进程阶段只是一个逻辑推理,事实并不一定按部就班,仅供参考。
1.
该阶段主要特征为,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其中包括交通设施,生产设施等。政府的大量财政支出会投入这些方向,政策性的银团贷款也会出现。在政策驱动下,水泥,钢铁,工程建筑,铁路建设,工程机械等行业会出现明显的受益。对于水泥,钢铁,重型机械等行业来说,在08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产品毛利率将会在09年1季度后出现显著的回升,而基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则打开了这些行业的需求,在第一个阶段,这些行业是最明显受益的。
2.
当基建设施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配套设施将会紧接着启动发展。这些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园区建设,能源建设,能源输送设备建设。在这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受益的行业将继续受益,但会有新的突出受益行业,这里就包括了输配电设备,管材,玻璃陶瓷建材等行业。
3.
在前两个阶段建设完成到一定程度后,不发达地区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产业转移开始进入规模阶段。这时,除了之前受益的行业,新出现的受益行业,将会是运输物流行业,中型和轻型货运车辆行业,商用车行业等。
4. 产业转移完成阶段
当进程到这个阶段,转移后的产业开始规模生产,届时能源需求,资源需求将会大大提升,电力,热能,矿产,农资等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间。同时,由于经济效益逐步产生,当地的人均收入也会提高,工业和城镇化集合发展,居民消费也随之进入释放发展的时期。
在这四个大致的阶段,钢铁,水泥建材,工程建筑是自始至终贯穿的主题,其他行业或者子行业,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个不同速度的发展。
四. 企业价值和投资策略
由于通篇从产业转移角度来考虑投资策略,那么考量如何确定买卖时机和买卖价格,也自然从产业资本考虑。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下降周期,而经济政策则在08年4季度推出,因此考虑到递延效应,经济政策明显起效应该在09年2季度之后。09年一季度将会有08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出炉,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数据将仍然是糟糕的。因此不排除09年前两个季度市场维持震荡筑底的可能。真正确定性机会,更大可能是出现在09年2季度之后。这是一个来自于经济形势转变的机会。
考虑到产业转移的角度和产业资本的估值体系,这里将采用重置成本作为企业价值是否被低估。股票的托宾Q值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数据。就本人长期以来跟踪的数据,钢铁行业众多企业Q值已经普遍小于1,甚至他们的市净率也低于1倍的;水泥行业的Q值同样小于或者接近于1。工程机械,重卡,客运和货运汽车行业,众多公司的Q值也同样小于或者接近于1。其他行业未作追踪。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左侧交易者,站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目前很多个股已经出现了不错的买入机会,便宜的筹码已经出现。如果你是一个右侧交易者,那么目前仍然不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虽然政策刺激导致市场出现反弹,但真正的趋势未能形成。
傅峙峰
MSN: horatiofu@hotmail.co.uk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