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中美经济谈中国股市

(2006-08-05 15:57:28)
分类: 投资

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出现令人失望的表现。近两周以来,无论从抵押贷款指数,到汽车产销量,直至昨天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毫无疑问地向市场传达一个观点,那就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已经开始减缓,连续的加息效果已经显现。八月份美联储会议上加息的可能已经从一个月前的80%骤然降至20%

 

美国双赤字的情况依然严重,在经济减缓的预期下,继续扩大赤字,无疑是一个并不明智的举动。但美国政府依然不得不维持开支,来避免经济出现一个快速的下滑从而导致硬着陆。这里就需要一个缓冲。让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减少,却又并不从结构上破坏美国经济,其途径难免会考虑到通过美元的贬值来解决问题,然而如果美元贬值,那么大量在美国的外国资本必然会流出,从而造成对于美国国内经济上的冲击。在此情况下,美国必须让另一种外国货币升值,这种货币首先要紧密联系美国经常项赤字,另外又能保持资本项目的活力。在以前,日元就这样成为了牺牲品,而如今,美国的目标瞄准了另一个贸易大伙伴,充满人民币升值理由的中国。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20068月。

 

中国的确有很多让人民币升值的理由,比如双顺差,经济高速增长等等。但理论并不等于实际,由于中国现在过分偏重于出口,内需又不能积极地拉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人民币升值,大规模的低附加值出口企业无疑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政府并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而如今的人民币汇率,其实是不得不迫于美国压力,在可控的情况下缓步小幅前进。

 

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消除最主张人民币升值的理由:降低固定资产投资。

中国人都知道,鉴于我国的政府体制和政绩考察制度,当地的GDP增长就成了政府官员的政绩。于是大量的粗放型,重复型,盲目性投资出现。这里面有两个关口过松是导致投资偏热,前者是政府投资意愿,后者是信贷投放审核。如今中央政府和央行都在努力调控这两方面,一则是努力查处官商勾结,二则是收缩银行可贷资金。查处官商勾结,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出于个人利益而违规批地给商人;收缩银行可贷资金,却能够有效控制投放到投资项目上的资金。

 

在这里我们要分清两件事实:

 

第一,通货膨胀问题。现在有一个争论的焦点是,是不是应该把投资纳入CPI,因为现在并没有纳入。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为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巨额俄的贸易顺差和信用膨胀。按照通胀成因的定义,就是国际收支性通胀和信用扩张性通胀。前者为了广大出口型企业,不可能去强制控制,所以只能控制后者。因此,那些只知道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但不知道原因的人,盲目的叫嚣是不足取的。

 

第二,货币流动性问题。要谈论货币流动性,首先要分清楚,这大部分流动的货币属于谁?是属于广大普通百姓呢?还是属于有多种投资渠道的少部分人士。很显然,中国的贫富差距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如果一刀切加息,能否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呢?在我之前所写的《对于央行加息的研究和判断》一文中,已经指出,对于结构性的信贷问题,应该从结构性入手解决,简单的加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如今的措施就如本文第五段所阐述的。

 

对于大规模投资资金来说,6%的信贷成本的确不算什么。虽然控制了一部分可贷资金,但流窜在市场上的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环境收缩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出口,否则依然会回到固定资产投资上。于是股市就成了一个对象。从998点到现在,政府没有直接鼓励过散户入市,散户是跟风进来的。政府所引导资金的重点是在于机构和某些企业。所以如今市面上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政府鼓励散户入市,而是机构答应政府入市。然而,入市的资金岂能让他们在短线获利后这么快的走出来?只有让股市的吸引力和规模的增长速度大于股市以外,才能引起羊群效应,使资金蜂拥而入。

 

上半年的确是蜂拥了,拥到指数直窜,疯狂到2天拉个100点。这违背了政府的初衷,政府本来只想圈住这些资金,而不是允诺给他们多少多少收益,假如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吃亏的是散户,而这笔资金又会退出股市。所以在1700点门口,人民日报发话了,IPO提速了,8000亿的资金流向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冷落了。不断的增发只有一个目的,圈住这8000个亿,以及更多场外的资金。二级市场因为过于热炒,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在上半年大规模获利的情况下,即能保住获利,又能继续获利,一级市场是不二的选择。

 

这一招是一举两得的,第一是有效控制流窜的资金,第二是帮助以前很难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顺利上市。而且更绝的是,一旦这些资金进去了,就没那么容易出来。如今散户有多少资金?8000个亿被无形的新IPO一步步吞噬,等到全部在里面,内外盘资金相比就差很多。这时候里面的要出来,外面接活的人不够,只有一个结果,市值蒸发。于是大规模的投资资金,就这样进入政府温暖的圈套,最终死于蒸发密令。

 

中国的流动性,就是这样减缓的。

 

散户有多少盈利或者损失?并不是政府的关心重点,而解决大规模流传在外的资金,以减缓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降低RMB的升值压力,这才是真正目的所在。作为散户,我们只能搭上顺风船坐一会,在这条必定会从瀑布尽头摔下去的船到达终点的时候,散户就要赶快下来了。

 

 

后记:

 

原先只想谈论一下因为中美经济对中国股市的后市影响,没有一种特定的既定思维存在,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写这篇文章,经过逻辑的推断,慢慢得出了结尾惊人的结论。

也许我是错的,但毕竟我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是对是错,留给未来去验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