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业贿赂达尔文主义领袖戴姆勒汽车 |
分类: 《落在你的房檐》杂文 |
时下吸引广泛关注的国际巨头有两个:一是道德诚信遭遇严重危机的高盛,二是身陷商业贿赂漩涡的戴姆勒。与时常背负“绑架经济”骂名的高盛不同,戴姆勒因其良好的产品质量(戴姆勒·奔驰汽车)和悠久的品牌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长期以来,戴姆勒以汽车行业的领袖自居,也在全球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心目当中树立了一个正派、高尚的企业形象。
戴姆勒公司在包括美国在内的22个国家行贿,通过支付现金等方式赢得商业合约。虽然戴姆勒在上月宣布,将用1.85亿美元与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达成和解,可俄罗斯并没有类似打算。俄罗斯仍坚持要求美国提供调查材料,以使戴姆勒在俄得到审判。
戴姆勒商业贿赂事件闹得满世界风雨的此时,恰恰也是戴姆勒与《21世纪经济报道》合作创刊“领袖”版的一周年。周年寄语中提到了戴姆勒倡导的领袖精神:“领袖不仅仅是满足于自身成就,而更愿意以分享、贡献、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为己任。”作为被消费者寄予厚望、被企业界瞻其马首的领袖,戴姆勒这样的企业其实负有一种道义上的责任,须为同行做榜样,为市场谋一个洁净的竞争环境。这也正是由戴姆勒来倡导的“领袖”版能够吸引包括我在内的忠实读者的原因。然而戴姆勒居然也闹出商业贿赂的丑闻。
“人类社会不应为达尔文主义所支配”,戴姆勒曾如是说。什么是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达尔文学说是一种自然规律,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则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检验和反思之后,早已臭名昭著、为人类所唾弃。商业贿赂,恰恰就是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畸形的市场竞争策略。商业贿赂及其另外一个为人熟知的名称——“回扣”,可以说是企业界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要没有被揭露和曝光,商业贿赂就被当作“潜规则”随处运用。以至于因为发生得太多、太频繁,到了让人麻木的地步,所以几乎不存在多大的讨论价值和争议。然而我们始终心存希望,相信并非“天下乌鸦一般黑”,相信那些被我们视为企业榜样和商业行为模范的全球性领袖企业能够洁身自好。所以当商业贿赂发生在戴姆勒身上的时候,仍然不免让人为之一惊。
有评论将美国揭露戴姆勒的商业贿赂事件与丰田召回事件并列,认为这两起事件都是美国汽车产业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的一种商业报复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我不敢苟同。丰田召回事件在世人面前早已脉络清晰、尘埃落定,而戴姆勒商业贿赂事件则不仅仅面临美国的制裁,同时在德国、俄罗斯也面临严厉惩罚。“潜规则”也好,“行业惯例”也罢,同流合污,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强者和榜样应有的姿态。
与戴姆勒商业贿赂类似的,世界最大的军机制造商之一,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曾经在日本曝出数额巨大的商业贿赂案。在这桩依附于飞机交易合同的商业贿赂被揭发以后,洛克希德时任总裁卡尔引咎辞职并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这样的商业贿赂在日本非常普遍而且得到全日本的默许。这样的托词当时不被世人认同,现在在我看来依然是难以接受的。作为榜样,戴姆勒这样的企业应当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用自己的优良作风去影响那些习惯于不正常竞争的企业,去改善那些不干净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相反。诚然,在这个过程中,领袖者可能必须要付出比在干净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竞争条件下多得多的心血;但这个任务,恰恰只有领袖企业才可能完成,因为只有他们,才兼具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和企业文化优势。如果领袖者也参与到不公平竞争中来,以不健全或者不干净的市场为借口、低标准要求自己,或者干脆同流合污,那么便不再是中流砥柱,也不配担当领袖的角色。
在戴姆勒商业行贿案件中,听说美国已经与之达成巨额罚金之后的和解,而俄罗斯仍然不依不饶。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坚持要求美国提供调查材料以使戴姆勒在俄罗斯得到审判。对此我非常赞赏,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也应当采取类似措施。通过力拓间谍案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在惩罚跨国企业犯罪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开端和良好的表现,即使央企涉案。所以,对戴姆勒也应该这样。
“给前行者以方向,给无力者以力量,给退却者以勇气,给迷茫者以指引,给坚持者以支撑”,还是借用戴姆勒自己的话来要求戴姆勒。如今戴姆勒已经成为一个退却者,那么我们应当鞭策它,让他重新担当起领袖者的责任。
本文为5月11日《环球时报》特约时评
http://www.huanqiu.com/newspaper/hqsb/2010/05/11/15.jpg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soor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球时报》特约时评:
2009年07月16日
2009年07月28日
2009年09月11日
2009年10月22日
2009年10月30日
2009年11月23日
2009年12月22日
2010年01月29日
2010年02月10日
2010年02月11日
2010年03月01日
2010年03月08日
2010年03月24日
2010年03月29日
2010年04月02日
2010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