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的考试成绩与科举

(2012-05-02 22:12:32)
标签:

科举

贾宝玉

中举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状元

进士

秀才

考试

教育

文化

分类: 国文史哲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是说贾宝玉非常牛逼,考了全国第七的事情。这个结论当然是不对的。

    首先看下《红楼梦》书中的内容。《红楼梦》中高鹗在续书中写的是贾宝玉在乡试中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在《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中,有如下原文:

“那一夜五更多天, 外头几个家人进来到二门口报喜。几个小丫头乱跑进来,也不及告诉大丫头了,进了屋子便说:"太太奶奶们大喜。"王夫人打谅宝玉找着了,便喜欢的站起身来说:"在那里找着的,快叫他进来。"那人道:"中了第七名举人。"王夫人道:"宝玉呢?"家人不言语,王夫人仍旧坐下。探春便问:"第七名中的是谁?"家人回说"是宝二爷。"正说着,外头又嚷道:"兰哥儿中了。"那家人赶忙出去接了报单回禀,见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

可以看出来宝玉中的是第七名举人,那么这个成绩到底有多牛逼呢,是不是全国第七呢。科举考试中大家都知道最厉害的当属状元。那么这个成绩和状元的差距大不大?要解开这些问题,那么就要先了解一下古代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一直到大清朝结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还是比较复杂的。当代的人如果高考考了一个成绩,大家基本都知道属于一个什么层次,但是对于科举的成绩不知道,下面结合明清的科举制度来说说。

首先科举考试分为四步,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这种区别类似于现在考试体制中的小升初,中考,高考,你必须经过了前面的考试,才能取得下一步考试的资格,也就是说你只有考上了初中,才有资格中考一个样子。

院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院试一般都是在当地的府县考试,由童生和儒生参加,也就是说你读过书就可以参加了。在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主考的是省一级的学政(主管教育的官员)。这种考试一般是三年两次,考试通过之后就取得了秀才的称号。考上这个主要是为了下一阶段的考试。当然考上秀才就不用给县令下跪了。这个考试得了第一名就叫做“案首”,可以看出来这个就是一个县的成绩。

乡试,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在8月份,属于秋天了,所以乡试也叫秋闱。那时候桂花开,乡试的就有桂榜之称了。乡试的考试资格为秀才和监生(贾宝玉的考试资格,所以他没有通过院试可以直接考),也就是只有通过了院试的人才有资格考乡试。考试是在省里考试的,也就是属于全省的考试,在省会考,有中央下来的官员监考。考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考中之后就叫做“举人”,所以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成绩也是全省排名。乡试的考试场所属于京城和各省的贡院,当然在京城考试的就是京城所属的地方了。(注意贾宝玉是在京城考试的,他考的就是乡试,有人质疑贾宝玉是去京城考试,所以他不是考乡试,这个是不对的)。

会试,会试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3月份考,也就是乡试中榜之后还可以复习半年,准备一下会试(当然了,也得赶快往京城赶啊,那时候也没有个和谐号啥的)。3月属于春天,所以会试也叫做春闱(对应乡试的秋闱)。会试必须去京城贡院考试,也就是礼部了。参见会试的资格为中的举人,也就是通过了乡试的人才能参加会试。会试中了之后就叫贡士,三月份杏花开,所以会试的榜叫做杏榜。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这次考试才属于全国考试了,和全国的人才竞争。

殿试,殿试是最后的一关,由皇帝在皇宫里面主考,当然皇帝也不老去,很多时候指定了三部六院的大佬来替自己(皇帝也逃班啊,就跟现在的领导开会差不多,有时候领导也让小弟替自己开会)。主要的参加者都是会试通过的人员,也就是贡生参加殿试。殿试一般在会试之后一个月就进行了。殿试的榜叫金榜,“金榜题名”说的就是这个,殿试之后的成绩就是最终成绩了,以后再也没有全国考试了(当然了,殿试通过之后能不能当官还得通过吏部的“资格认证”考试)。殿试中了之后叫做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也就是殿试通过的人分为三等。第一等叫做一甲,取前三名,叫做“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叫做“状元”,一甲第二叫做“榜眼”,一甲第三叫做“探花”。二甲取剩下的若干名,叫做“进士出身”,三甲再取剩下的若干名,叫做“同进士出身”。

类似于现在有人小升初第一,中考第一,高考第一一样,科举也有这样的牛人,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这样的牛人叫做“连中三元”,即这哥们是“解元”,“会元”,“状元”。

通过上面了解了科举考试的流程和成绩等级之后,再来看开头有人提出来的问题,贾宝玉考试属于金陵地区的乡试,他中了之后才叫举人,所以他是中举第七名,说白了也就是考了个全省第七,当然比这个成绩牛的人很多的,所以他的这个成绩和状元还是没有可比性的,有人误解为状元第一,贾宝玉第七,他们这不属于同一个考试。和状元同一考试的第七那就非常厉害了,属于二甲第四,赐进士出身,差不多可以去翰林院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贾宝玉没有经过院试,也就是说他不是秀才怎么有资格乡试呢?前面有提到,乡试的资格有两种,分别是秀才和监生,贾宝玉这哥们的资格是监生。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贾宝玉的老祖宗厉害,所以给他和贾兰都捐了监生。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去考举人。这个就类似于老爹是部委级的大员,所以不用上幼儿园就可以入小学了,也没有什么片区啥的之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