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观经济学笔记之十六——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2010-10-07 11:41:15)
标签:

一般均衡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公平

效率

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

财经

分类: 经济管理

1. 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局限在某一种商品市场。

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实际上它明确的把反馈效应考虑在内了。

反馈效应:某一个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调整所导致的相关市场的价格或数量调整。

完全的一般均衡分析,即估计一个市场的变动对所有市场其他市场的影响,是不可行为。

 

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向一般均衡移动

 

一般均衡的实现:

替代品:局部均衡分析会低估税收的效应

互补品:局部均衡分析会高估税收的效应

2. 交换的效率

在商品的有效配置中,没有人能够在不使别人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得益。有效配置有时也成为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cy)。(为纪念意大利经济学家Velfredo Parato而命名的

 

贸易的好处:

只要两个消费者的编辑替代率(MRS)不同,就有进行互惠贸易的余地,因为资源的配置是无效的——贸易会使两个消费者都得益。反之,要获得经济效率,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只有当商品的分配使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时,这些商品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埃奇沃思盒型图:

将两个消费者的不同商品图形合在一起是一个矩形的图形模型,左右是两个消费者同一种商品,上下是两个消费者的另一种商品。

 

有效配置:

即使从无效率配置开始进行的贸易使两人都得益,新的配置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

 

契约曲线:

通过所有这些有效配置点的曲线。

一个人无法在不使别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帕累托效率是一个相对较弱的目标:它给出了我们应当进行的所有互惠交换,但它没有说明哪些交换更好。然而,帕累托效率可以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如果一种交换能够提高效率,它对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显然都有利。

 

竞争性市场中的消费者均衡:

在两人交换中,交易的结果会取决于双方的议价能力,然而,竞争性市场有许多买方和卖方,因此,如果人们不喜欢某个卖方所提出的交换条件,他们可以转向另一个提出较好条件的卖方。

当只涉及两个人时,讨价还价使最终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然而,当涉及许多人时,商品的价格就由商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的选择共同决定。

 

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

竞争性均衡的配置是有效率的(均衡点必须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如果不在,那么其中一个人的满足就没有最大化)

竞争性均衡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结论通常被描述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涉及对市场和经济政策的规范评价。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竞争性市场上进行贸易,则所有互利的贸易都将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将是有效率的。

 

3. 公平和效率

效用可能性边界:

效用可能性边界代表所有有效的配置,反映了两人同时处于契约曲线上时的满意程度。

一种无效率的资源配置可能比另一种有效率的配置更公平。

 

社会福利函数:给定每个人效用的特定权数,以确定从社会角度看哪一种状态是理想的。

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赋予每个人同样的效用权数,并随之将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根据罗尔斯的观点,最公平的配置使社会中境况最差的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有时等于平均主义)。

公平的四种观点:

Ø 平均主义——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

Ø 罗尔斯主义——使境况最糟的人多效用最大化

Ø 功利主义——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Ø 市场主导——市场结果是最公平的。

 

公平和完全竞争:

竞争性均衡能够在契约曲线上每一点都得到维持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

公平与效率之间是否有一种交换;即一个想实现较公平资源配置的社会能否必然以一种经济上无效率的方式运作?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有效配置(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上面的定理说明:任何一种被认为是公平的均衡都可以通过资源在个人之间的适当配置来实现。

4. 生产的效率

投入效率:

技术上有效率的:如果在不减少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情况下,一种特定的投入要素配置不能是一种商品的产出增加,这种配置称为技术上有效率的。

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厂商等产量线的斜率,因此要在投入要素市场实现竞争性均衡,每个生产者就必须利用劳动和资本时,使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都相等,并使它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结果,竞争性均衡在生产上是有效率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

产出效率:

5. 自由贸易的利益

比较优势:

如果国家1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来说比国家2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低,国家1就在生产在商品方面对国家2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如果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他在生产该商品方面就具有绝对优势。

6. 总结——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一个竞争性的制度,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我利益目标以及市场价格向双方传递信息的能力上,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7. 市场为什么会失灵

竞争性市场失灵原因:市场势力,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公共物品。

市场势力:

不完全信息:

外部性:

价格体系之所以能有效的运行,是因为市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能反应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

 

公共物品:

它能够便宜的向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但是一旦该商品向一部分消费者提供,就很难阻止其他人也消费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