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笔记之十——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
(2010-09-19 22:23:26)
标签:
买方垄断资本回报率垄断反托拉斯法微观经济学 |
分类: 经济管理 |
1. 垄断
垄断:一个卖方,多个买方。
买方垄断,正好和上面的垄断相反。
市场势力:能影响市场的能力。(其实这些个概念在原理中都有了)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定价的一个经验法则:
需求的变动:
一个垄断市场没有供给曲线,也就是说,不存在价格和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原因在于垄断者的产量决定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而且也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状。
税收的效果:
多工厂厂商:
2. 垄断势力
将价格定的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
垄断势力的测定:
垄断势力
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利润。
定价的经验法则:
P
3. 垄断势力的来源
市场需求弹性:
如果只有一个厂商,即它是一个纯粹的垄断者,则它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因而该厂商的垄断势力度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弹性。
厂商的数目:
重要的不是厂商的数目,而是“重要的参与者”。
竞争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寻找制造进入壁垒(barriers
厂商间相互作用:
形成卡特尔。
4.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寻租:
花费大量金钱在社会非生产性努力上以获取、维持或运用其垄断势力。
价格管制:
当厂商具有垄断势力时,情况就不同了,价格管制反而能消除由于垄断势力造成的无谓损失
自然垄断:
在成本低于存在许多厂商时的成本情形下,能生产真个市场全部产量的厂商。
管制的实践:
收益率管制:对一个垄断的管制常常基于它的资本回报率,管制机构决定一个价格,使得垄断者的资本回报率接近于“竞争的”或“公平的”回报率。
管制滞后:要求的管制价格的改变会推迟一至两年。
5. 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在一个市场中只有单一的买方。
买方寡占:一个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买方。
买方垄断与垄断的比较:
6. 买方垄断势力
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
²
²
²
买方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双边垄断:
只有一个买方和一个卖方的市场。
原则: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倾向于相互抵消。
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反垄断法律(美国)
反托拉斯法的实施: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