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运有关的点滴
(2012-08-05 21:04:44)
标签:
奥运游泳金牌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2012 伦敦奥运赛程过半,激战正酣。每当一枚又一枚金牌新鲜出炉,掌声骂声四起,丑闻趣闻呼应,咱这看热闹的老百姓,算是跟着这个体育大爬梯过了一回眼瘾。
澳洲这届的成绩差得不可思议,比到第九天仍是一块金牌,一直以小兄弟自居的新西兰都有三块金牌呢,而且有传统优势的水上项目行将结束,不知道带队领导回来要不要写检查哈。
我的小幼儿园里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是澳洲女足的领队,澳洲女足去年在争奥运入场券的比赛中失利,如今只能在家里电视上看朝鲜女足叱咤风云哈。
女儿那天回来,兴冲冲地让我给澳洲水球队加油,原来她们校长的弟弟是澳洲水球队的一员。水球也是澳洲非常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孩子每周上游泳课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有水球俱乐部的人在比赛。
电视台在奥运开幕前一天到女儿学校录制一个短片,二丫被选中和众多小朋友聊奥运话题,镜头上的二丫东张西望,还把手指放在嘴里,也没人管管,就那么播出来,太随便了。视频链接:olympic kids
和妈妈通电话,聊起奥运,俺娘自豪地说起中国骄人的战况:“我们的孙杨和叶诗文都得好几块金牌了。”我们两个字很刺耳,一下子划分出两个阵营,我立马就被排除在版图之外了。这话是怎么说的呢?俺还是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呢。
人们运动的热情丝毫也借着奥运的东风空前高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训练的自行车手,家附近的体育场热闹非常,是女子足球俱乐部的姑娘们在踢比赛。两个丫头看游泳比赛看得眼热,央求我无论如何这周末要带她们去游泳。金牌可以离我们很远,只要体育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行。
看到电视里男女飞鱼,不禁想起女儿的一个小学同学,从五岁开始学游泳的她,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全国比赛同年龄组中轻取各种泳姿七八块奖牌。有记者采访,小姑娘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参加2016年奥运会。小姑娘的妈妈曾在小镇开炸鸡店,每天早晨五点送孩子跟教练学游泳,九点钟再送到学校去上课。数年如一日,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而且请教练得费用四自己掏腰包的。小姑娘除了到外地参加比赛,学校一切活动正常参加,甚至学校的游泳课,和一群水性远不如自己的小朋友,照样玩到开心。小升初的时候,被悉尼最好的女子私立中学以用全额奖学金挖走了。后来,她的妈妈卖了炸鸡店的生意,估计是游到这个程度,已经有企业赞助,不需那么辛苦赚钱供孩子了。我想说的是,这样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历程,是不是更丰满更人性一些。游泳不是生活的唯一,这样将来无论是面对失败还是成功,是不是会更洒脱更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