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inese 遇见English
(2008-08-01 20:06:53)
标签:
澳洲生活英语学习英文名出国生活记录杂谈 |
咱中国人到了国外,一般都要先起个洋名吧。初来乍到的,谁都想快一点融入异邦的生活,起个英文名似乎是第一步。
要说起名也是个学问,想不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咱们知道的英文名基本都是常用英文名。本人刚开始的时候想叫Cindy,简单上口,含义也不错,可是这个名字不幸胎死腹中是因为有一次和一个中国朋友初次见面,对方自我介绍,名字正是Cindy。我张口结舌愣是把我这个Cindy生生咽到肚子里去了,老老实实地报上自己的中文名。
上网查了好几天,最终确定叫Miranda, 含义是神秘的黑发女子,然后再和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就把新名字报出来。中国朋友听着耳生,总也记不住;碰上印尼的马来西亚的,他们倒对这名字耳熟能详,因为那是他们那儿的一个著名的饮料品牌。碰上鬼佬,人家告诉我有有个小镇名字就叫Miranda。面对我对名字落入俗套所表现出的懊丧,西人朋友表示不解,这有什么不好吗?名字容易被别人记住多好啊。在他们眼里,Jack, Robert,Linda还都是亘古不变的好名字。
其实要想名字独特,最好是保留咱们中国名字的拼音。我的老师就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学生都要起个英文名字,比如我的名字的拼音是yao,非常清爽,也好发音。她倒是希望那些印度人能起个英文名,因为他们的名字实在是太长了,比如:Narayanasarma, 再比如Arnanthanasakul,把大家难为得一筹莫展,可人家老印就是不起英文名。真的,我所接触的印度人没有一个起英文名字的。
但是说实话,有些中国人不起英文名也真没法混。比如,老公的一个同事,叫黄河。个性,没英文名,按照英文的规矩,名字在前,姓在后,所以叫He Huang. 大家只好“He He”地叫个不停。我倒是庆幸他幸亏不是叫社,设,舍之类的名字,否则一个大老爷们整天被人"She,She"地叫着,算怎么档子事儿呀。我还有个朋友,单名一个“斌”字,多好啊,文武双全的。可是拼音就惨了,地球人都知道,Bin,垃圾桶也!
虽说拼音经常让我们处于尴尬之地,但是终于有一次让我逮着可以在心里偷着乐的机会了。忘了是个什么场合,反正我看见一个老外在签自己名字initial(首字母大写)的时候,赫然写下两个大字S.B.这这这,这也太内啥了吧?我虽然为自己脑子里闪过的龌龊词汇万分羞愧,可我实在忍不住笑。她当然不知道我笑什么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您学去吧。
其实我还有一件非常对不起观众的事儿,就是我姓付。本来中文上就不占便宜,当个一官半职的,正的也变副的了。到了澳洲,无论是通过电话办理任何事情,我都需要老老实实地报上我那可爱的姓氏。接电话的人问怎样拼写,我只好说F,U。要是碰上个倒霉蛋儿没听清,要求我再说一遍,我就得清清嗓子,拉长声音,F--U--。我真想抽自己俩嘴巴,不过这姓我没法改,做梦也想不到这拼写变成了世界著名脏话的缩写,真是把老祖宗的脸都丢尽了。其实我从来不骂人的,最多气急败坏的时候说句shit.
说到shit,想起我听说的一个挺可笑的事儿,事儿是真的,但主人公我不认识,是我朋友的同事。那人是个导游,常年带从国内到澳洲的旅游团。一天,团里一个客人拉肚子,导游慌忙将客人领到诊所,英文不灵,在描述拉肚子这一症状的时候用了“water shit”这一独门用法,听得医生一愣一愣的。还有一次遇上个便秘的,这个导游是这么跟医生解释的:"The food can come in,but can not come out."怎么样够机智的吧?把咱逼急了咱啥都会说。甭管黑猫白猫,能让人听懂就是好猫。据说有一个英语八级的哥们最近比较郁闷,因为他说的英文总是用高级词汇和语法,经常把老外都雷倒了,听不懂。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有些内容不太卫生,其实就是图个乐儿,周末放松放松。您要是用我这篇文章里那几个见不得人的英文单词回敬我,我可受不了,我得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