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评 |
最近这几天,好像新闻的重点从最初的救人转移到了赈灾善款的使用。的确,那一张张充满爱心的钞票如果不是在灾区解燃眉之急,而是被层层拔毛中饱了某些人的私囊,那可真是我们民族的另一场灾难。
澳洲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一段关于中国地震的报道,大家见面也互相打听是否有亲人受到此次地震的影响。小镇上有几家店铺贴出赈灾义卖的告示,响应者众。不过,我还是选择了去领事馆捐款,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让我信任的地方,虽然我那几百块钱微不足道,我还是希望能一分不少地用到灾区人民身上。
在领事馆排队的时候,有一老人家问旁边的人:“最少要捐多少啊?”毋以善小而不为,爱心没有上下限。不管捐多少,大家都收到一张收据和一张感谢信,上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几个大字禁不住让人眼睛一热。
总有些网站热衷于搞捐款排行,着实没有意义。还记得圣经故事里那个穷寡妇的故事吗?有下岗工人捐出一年下岗工资的,正如圣经里那个投两个小钱一声不响走开的穷寡妇。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正如余秋雨答记者问时所说,这只是一种心灵的需要,与巨大的灾难相比,与军人、武警、医务人员所做的一切相比,我们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