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趣对人的影响

(2008-05-23 14:34:30)
标签:

校园

 

兴趣对人的影响

 


    兴趣是什么?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寻找机会去参与,并会从中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
    兴趣。兴趣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兴趣的核心是好奇和探索。兴趣的根基则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对身心内外的世界保持的陌生、新鲜和新奇感觉。倘若将人比喻为一棵树,兴趣就是叶和花的牙苞。我想说,兴趣是一个人生命活力的存在和实现方式。如果一个人说:“人生真没乐趣。”这意味着,他的生命活力被压抑或者捆束住了。无论是什么样兴趣萌生或存在,都值得欣喜——为生命本身欣喜。
    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他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其次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就中小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可能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有一种倾向,就是只要一种或者几种兴趣萌生——就是对学校课程或者其他父母、老师认可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兴趣,而其他的兴趣,则被看作无聊的、没用的、荒废学业的、影响学习的等等,被严格禁止或者限制——就好象小树刚刚吐出一片新叶,就被掐掉。这里有一个危险,那就是压抑甚至扼杀孩子的生命活力——可以去听听,有多少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在慨叹人生无趣?可以看看,又有多少学生放弃对生命的留恋哪?
可是,令父母或者老师苦恼的却是,许多学生的心里,就是萌生不出对学习的兴趣,其他的横枝竖杈到是剪不胜剪。其中的原因在哪里?我自己的思考,大约是父母或者老师扼断了学生对学校课程的兴趣——在每个小孩子刚刚到这个世界上,就充满了学习兴趣,在每个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书本和老师,也一样是充满着憧憬,后来这些兴趣是怎么消失的?兴趣的核心就是好奇和探索,倘若不能好奇不能探索,来的什么兴趣?倘若没有值得好奇值得探索的,又怎么来的兴趣?倘若主导这些学习的父母和老师本人就是了无生趣,不能创造趣味横生的生活,又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课程萌发出兴趣?而学生那些枝杈横生的兴趣,又是怎么得以保持和生长的哪?如果家长和老师能耐心观察和倾听孩子内心的其他兴趣,一定就可以找到让孩子萌生对课程兴趣的方法。
     不过,对于学习,或者做其他任何的事情来说,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缺乏人文关怀的功利化教育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个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目光所到之处既陌生又新奇,可以说,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经过若干年的学校教育,不但没有很好地发展和培养起良好的兴趣,反而连原有的兴趣都失去了,变成了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值得我们反思。
    如果我们的教育成年累月地为应试的指导思想所左右,把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理想飞扬的教育简单化,甚至功利化,我们眼睛里有的只是知识、分数和升学率,而唯独没有人的思想、情感和尊严,教育缺失对人主体本身的人文关怀,校园不再是师生的乐园,有知识而无文化,有要求而无关怀,有规定而无情感,一切都以考试和升学为终极目标,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和发展吗?
    如果我们的学校对学生都以“圈养”为主要培养形式,以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为主要教育方式,学校演变为工厂,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整天、整月、整年面对的都是试题,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没完没了、无休无止的作业和考试上,甚至连睡眠都难以得到保证,他们还可能去发展和张扬自己的兴趣吗?
    如果我们的老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发现和思想,没有用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与学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更没有智慧的闪光,不能使学生得到真切的启迪和深刻的感悟,这样能够激发和引领学生的兴趣吗?
学生兴趣的丧失,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他们青少年时期的绝大部分时光在学校度过,接受了学校对他们最基本和基础的教育,如果学校没有把他们兴趣的启蒙与激发、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中特别重要的内容加以重视,没有从各个方面、运用多种形式与措施去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那我们的教育将难辞其咎。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