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联光八桂 杰作耀神州——《王力教授的桂林山水长联》赏析

标签:
桂林小广寒楼王力对联 |
分类: 转帖 |
长联光八桂 杰作耀神州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于1984年曾为桂林山水撰写了一副长联,题为《桂林七星公园月牙山上小广寒楼长楹联》,长联文曰: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塿,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全联凡一百三十八字,气势磅礴,笔墨酣畅,一气呵成,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色,纵情讴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生逢盛世的喜悦之情,生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四化大展鸿图的精神风貌,诚老学者晚近之力作,桂林山水不可多得之名联,笔者学习欣赏之余,试作浅析,以飨读者。
这副长联上下联各由两个总分复句构成。上联第一个复句先总提一句:“甲天下名不虚传”,接着运用八个比况结构的分句,列举了黄山、青岛、赤壁、紫金、鹫峰、牯岭、雁荡、虎丘这八个全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以比况桂林山水之优美。黄山在安徽省,是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黄山之奇,一奇在石,二奇在松,三奇在云海,郭沫若有“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诗句赞誉黄山。青岛是我国山东省的滨海城市,海滨有公园、浴场、疗养地,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避暑疗养胜地。赤壁指的是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称为“东坡赤壁”。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此登临流连,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紫金,即南京紫金山,又名钟山,山势险峻,蜿蜒如龙,三国时诸葛亮谓孙权曰:“钟山龙蟠”,即指此山。鹫峰疑为灵鹫峰,在山西省五台山中台之东南,海拔约三千米。牯岭即庐山,在江西省,山势既肃穆雄伟,又秀丽迷人。雁荡山在浙江省东南部,山多悬崖奇峰,号称东南第一山。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称为雁荡风景三绝。虎丘,古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北郊。相传春秋时吴王葬于此,三日后有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上泉石称胜,向为吴中胜地。这八个分述的句子分别以“似、如、同、拟、若、方、逾、比”八个比况性动词,从“奇、幽、雅、佳、高、穆、妙、古”八个方面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可谓用语精当,概括无遗,甲天下之美誉,桂林山水诚然当之无愧矣。第二个复句在上一复句尽情描绘桂林山水奇雅佳妙之后,抒发游览者之豪情壮志,先总提一句:“激动着倜傥豪情”,接着以四个排比句,表达作者本人及广大游人的感受:“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塿,胸涤尘埃”。最后总括一句:“心旷神怡消块垒”,自然贴切,余味隽永。
下联第一个总分复句先总提一句:“冠寰球人皆向往”,接着以八个排比句列举出桂林山水中八个吸引着万千中外游客登临遨游的好去处:独秀峰一柱擎天,正好振衣,古人不是有“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之宏愿壮言吗?七星岩雄伟深邃,钟乳凝结,瑰丽多彩,有“万里长城”,“无底深潭”诸景点,奇幻多姿,足资探幽索隐。伏波山孤峰挺秀,下有深潭,素称胜境,登临江阁,江山如画美不胜收,正好抒发豪情壮志。叠彩山山色秀丽,山层横断,重重相叠,如叠着的彩缎,登上明月峰顶,桂林市风景尽收眼底,山水美如画,怎能不引吭高歌?象鼻山形似巨象吸水,山下有水月洞,由象鼻与象身形成,江水贯流,可过小艇,月下泛舟,只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别有一番佳趣。月牙山山腰有岩,在花桥西头远望,酷似一弯新月,从月牙山之襟江阁,看小东江流水,环城诸山,分外妖娆,于此品茗清谈,其乐何极!在花桥赏雨亦别饶奇趣。宋人方信孺曾有诗咏花桥春溪水涨情景:“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那落红随流水之状可掬。芦笛岩以附近丛生芦草,可以制箫而得名,或谓岩中有一钟乳,奇峭玲珑有如芦笛,故以名之。诗人饱览雄奇瑰丽的岩洞之后,即兴赋诗,伴以一曲芦笛,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了。
第二个复句在上句叙述游者畅游、饱览桂林山水之后,写游者之感受,先总提一句:“引起了联翩遐想”,接着以四个排比句列举神州大地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各得其所、繁荣昌盛的景象,最后总括一句,“河清海晏庆升平”,热情歌颂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深化了长联的主题。
对联还有如下三个艺术特色尤其值得赞赏:
第一,全联基本上运用了作为一般联语基础的四字句。上下联各六十九字,其中四字句达十五句,共六十字。运用四字句的好处是平仄错综,声调和谐,使对联增美生色。
第二,运用了总分复句的两种句型。第一个总分复句句型是先总提,后分述;第二个总分复句句型是先总提,次分述,最后总括。后一种句型尤为罕见,著名的长联如云南昆明大观楼对联,四川成都望江楼对联,四川灌县青城山山门长联,屈原湘妃祠长联均不见有运用此种句型者,可谓独具一格。运用这种句型的好处是有总提,有分述,有总括,文脉分明,文意前后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第三,在第一个总分复句中,表分述的排比式分句一连用了八句,亦属罕见。须知联语中排叠句愈多,则对仗愈难,作者如功力不足,难免堆砌硬凑,此联却妙语联珠,给人以通畅如行云流水,严谨似千锤百炼的感觉。例如上联之“奇似黄山……古比虎丘”八句,下联之“振衣独秀……赋诗芦笛”八句,联语似乎信手拈来,实则是精心推敲的结果,联语除上下联相互对仗外,联中各句又自成对偶,且对得十分工巧。如“黄山、青岛、赤壁、紫金”中的“黄、青、赤、紫”是颜色词相对;“鹫峰、牯岭、雁荡、虎丘”中的“鹫、牯、雁、虎”是动物(鸟兽)类词相对;“独秀、七星”中的“独、七”是数目词相对;“象鼻,月牙”中的“鼻、牙”是动物形体类名词相对;“花桥、芦笛”中的“花、芦”是植物类名词相对,等等。语句安排得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之匠心。
总之,这副长联生动地体现了大手笔的卓越才华,非凡功力,为桂林山水增辉生色,堪与历史上著名的山水长联相媲美,而毫无逊色,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也。
注①:培塿,音pŏu lŏu,小土丘。目空培塿,意即目光远大,不把小土丘放在眼里。
注②:缥缃,两种浅色的丝帛,古时常用来做书衣或书囊,后借代书卷、书籍。士乐缥缃,意即知识分子以读书、做学问、搞科研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