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秋节的邮轮之旅(2/14):亮点
标签:
邮轮旅游 |
分类: 游记 |
我发出了第一封邀请邮件,收信人是4月份一起去台湾旅游的那群朋友,在信里我简单把日程和费用做了介绍,并且把凯撒旅行社的网页链接以及介绍海洋航行者号的视频链接附在邮件里面。
因为我老伴坐过邮轮,所以她给朋友和同事打电话的时候,很具煽动性,介绍邮轮旅游的优点。
我俩发出邮轮游的邀请之后,很快就有了回应。
回应的态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积极响应,最快说要去的是位于广西北海市的曲大姐。从费用上说,她的花费要比我们高,因为她还要加上往返北京的机票费;此外,办理手续上,户口不在北京的人也要麻烦些。
苏豫也立刻做出要参加的决定,她还拉上了合唱团的晓岗——一位今年9月份刚退休的爱玩的女士。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态不去。而不去的人又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虽然想去但是家里有事走不开,或者中秋节期间已经有了其它安排。而另一类的理由非常相似:“日本我去过多次了,再去福冈市就没兴趣了。”——好几位朋友都是这样回答的。
针对后者的说法,两天后我发出了第二封电子邮件,标题就是:“邮轮游的亮点在邮轮本身而不在中途停靠的城市”。在这封信里我说,这次旅游在船上的时间一共是138个小时,而在岸上观光的时间,福冈和釜山两个城市加起来也只有13个小时,换句话说,在陆地上的时间还不到在船上时间的1/10!事实上,旅游的第二天和第五天的整个白天都是在海上度过的。因此,用一句河南的歇后语来讲,去日本和韩国上岸观光,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其实,乘坐邮轮出去旅游,玩的就是邮轮本身。
对邮轮不了解的人,往往会把它称为游轮,意思就是旅游的轮船,其实邮轮最早是用来进行洲际之间邮件传送的。在19世纪,一些洲际间载客的远洋客轮,在和政府签订了邮政运输合约后,也顺便运载邮件和包裹,为了表明本船是官方允许搭载邮件的,就在船上挂邮政信号旗,这种既载客也运邮件的轮船就被称为邮轮。
随着洲际间喷气民航客机的兴起,邮轮逐渐丧失了原来的用途,慢慢演变为只供游玩的场所,造船公司于是就在豪华和好玩上下功夫,让乘坐邮轮变成了上层社会聚会和游乐的一种形式,大家熟知的泰坦尼克号,就是一艘著名的邮轮。
因此,邮轮游,目的地就是邮轮本身。平时我们外出旅游,往往是每天换一个地方,早上拖着行李箱上旅游大巴,每天都要在车上度过几个小时,晚上拖着行李箱入住酒店……,因此旅游途中有很多时间是浪费在路上的。而邮轮游,除了睡觉的时间外,都是用在玩了。上次我们在处女星号上的体会,第一就是吃,邮轮上的免费餐饮,使得旅游结束后体重都要增加了。其次就是玩:包括看演出、游泳、玩游戏、购物、健身、摄影、美容……。我记得上次去邮轮游时看到的一句话:走出电梯就有你想玩的一切。
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适合老年人。正因为无需上下车,无需换酒店,无需跑远路,随时想休息就休息,因此对于体力不那么好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安排活动。
老伴在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人家总是先问,去哪儿啊?她回答说,去日本和韩国。我对她说,你不要强调日本和韩国,你要说,就是在邮轮上玩,顺便上岸看看。我建议她改变说话的重点,以免引起理解上的偏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