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初三聚会


标签:
林建武钢琴改编休闲 |
分类: 我喜欢的音乐 |
初三上午,我们原北大手风琴队的几位队友在原钢琴队队长汤卡罗家聚会,今天路上车不多,一不小心车速就上到90公里/小时,从我在三元桥的家开车到北大燕北园,只用了十几分钟。
到他们家后,林建武何爱玲夫妻俩已经到了,他们家住通州,早上7点多就出门了,来客中还有当年北大手风琴队的郭娜嘉,她和林建武都是无线电系的,但是她比林建武年级低,她加入手风琴队之后不久我就毕业了,所以我和她并不熟悉,但是她的名字很有特色,娜嘉——典型的苏联女孩名,所以提到名字并不陌生。今天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娜嘉也66岁了。
汤卡罗家换了一架钢琴,买的新琴是KAWAI立式钢琴里最大号的,谱架很宽大不在琴盖上而是挂着的,琴盖合上的时候有液压所以有阻尼,音色比较明亮,她请林建武弹一下,于是林建武立即演奏了一曲他自己改编的钢琴曲《小河淌水》。
视频:林建武弹《小河淌水》
他改编的这首曲子,最近在全国业余钢琴交流比赛中获得了创作一等奖,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在美国,其实并没有出席这个活动。
说起改编钢琴曲,这是他的兴趣所在,几年来,他改编了二百多首钢琴曲,有少年时演唱的歌曲、北京胡同的声音、北大手风琴队的回忆;有凭着音乐灵感,为自己、为他人动手改编的钢琴曲,在怀旧的同时,关注现实流行……他编写的《大海啊故乡》、《小白菜》、《牧羊曲》、《科罗拉河上的月光》等钢琴曲,没有局限于简单的即兴伴奏,而是采用了多种伴奏音型的织体,运用了复调、对位、支声部、华彩、变奏等手法,保持原曲风格,原汁原味。
他改编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四首联弹钢琴曲,在青年宫中老年钢琴联谊活动中,由钢琴大师刘诗昆与老琴童共同演奏,广受好评;应民族音乐家刘天华之子刘育毅之邀编写的钢琴曲《光明行》、《良宵》,手法简练情愫有致,让耄耋之年的刘老爱不释手激动不已,满足了他用钢琴演奏自己父亲优秀作品的多年愿望。其实受刘老委托而进行改编的人有好几位,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林建武的这个版本。
武兰青也来坐了一会儿,她家也在燕北园里面,因为今天他家有客人女主人不能不在家,她只坐了大概半小时就走了,哈哈。
林建武每改编一首钢琴曲,首先就EMAIL给汤卡罗,所以汤卡罗这里有他所有的曲子,汤卡罗这里有着和林建武相同的Sibelius乐谱软件,所以只要打开他发来的文件,屏幕上显示的就是钢琴曲的五线谱,用鼠标点击,就可以用钢琴的音色通过音箱播放出来,汤卡罗有时候也会对此做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在曲谱上标记指法,如果需要,立刻可以打印出来。汤卡罗是化学系的教授,她熟练地通过这款软件,第一时间欣赏和试奏林建武的作品,这两位70岁左右的老人,就是这样通过网络和电脑进行音乐上的沟通,了不起。
每次看到林建武,他都要建议我买钢琴,我告诉他,今年我的计划是买一架电子手风琴,顺便我就把电子手风琴的特点向他介绍了一番。他告诉我他有时也为别人伴奏手风琴,一次,他一位朋友得知他没手风琴的时候,便赠送给他一架120贝斯的鹦鹉牌手风琴。
席间,我们回忆起,北大最早的时候并没有手风琴队,只是在钢琴队里面有一个手风琴组,1959年国庆的时候,手风琴组的人到天安门广场参加联欢,每人背一架琴去,下午就到了西单,从那里背着琴步行到天安门,晚会上拉琴为跳舞的人伴奏,散场后回到学校已经是凌晨了。从那以后,这批人就从钢琴队里独立出来了。最早的队长是我和徐元恭,我毕业之后,林建武就接替了我的位置。
中午,我们到中央党校后面的天外天烤鸭店去吃饭,汤卡罗请客,我们从12点多一直吃到三点,边吃边聊。汤卡罗讲了她和她老公的一段故事,她老公金祥林(那时是男友)和她一样也是1963年毕业的,两人一起在北大读研究生,66年毕业,次年结婚,68年一起被分配到四川一家制药厂,1978年科学大会后,他们的导师北大唐有祺教授要他们回北大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但是厂里不肯放人,她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副总理方毅,花了0.20元邮票,信封上就写国务院方毅副总理收,反映他俩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结果方毅派人去厂里了解情况,最后把他们全家调回北京大学,别人还以为她走了什么后门呢。她是上海人,但是谈起这段在四川的经历时,不时能蹦出几句很地道的四川话,哈哈。
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中科院心理所,当时的所长和党委书记是尚山羽,没想到他是林建武的姨夫,哈哈,很巧。所以今天从林建武那里还得知了一些尚山羽当年的情况。

和林建武分手的时候,他答应随后把他现在使用的电脑音乐编辑软件推荐给我,这样,即使我不改编,也能即时欣赏到他改编曲子了
。

附录:小河淌水钢琴曲(林建武编曲),林建武希望大家提意见哦
前一篇:玩iPad的体会(5):读书
后一篇:钢琴谱:北大手风琴队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