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欧洲威尼斯水晶玻璃生马克广成乐队鸽子钟楼贡多拉桥 |
分类: 游记 |
今天出发去的城市是我们在意大利的最后一站:水城威尼斯。威尼斯的名字早就听说过多次了,我曾经演奏过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曲子《威尼斯狂欢节》,对威尼斯一直很向往。
早上离开了酒店就乘车前往威尼斯,它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所以从我们下榻的城市博罗尼亚是向北走。最后驶过了一个很长的长堤,就到了威尼斯岛的边沿。
从地图上看,威尼斯实际上是由117个小岛组成的城市,岛与岛之间用小桥连接,我们要去的主要景点是在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从我们停车的地方要去这个广场是不可能开车的,因为没有可以通汽车的路,只有水路,当然,步行也可以,不过走路显然比较远。因此下了我们的旅游大巴,就换乘小渡轮前往,这艘渡轮不大,显然是旅行社为我们团包租的,因为除了我们以外没有别人乘坐,当地的导游用中文为我们做讲解。
在威尼斯,没有公交车,但是有公交船,同样,它没有计程车,只有计程船。当然,坐计程船是比较贵的,起步价是20欧元。
威尼斯所有的建筑都是建在水上,水下打的是木桩,总计有上亿根。这次我才第一次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干木千年,湿木万年,不干不湿才三年”,说的是如果木头永远泡在水下可以一万年都不腐烂。当地政府为了维持威尼斯的古城风貌,规定不得再建造新房子,只维修已有的房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威尼斯,就是几百年前的样子。不过,我对木头在水下不腐烂的说法还是很怀疑,因为据说再过100年,整个威尼斯都有坍塌的危险。
威尼斯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就是它的所有街道都有本街道自己独特的房屋编号系统,不同街道的编号方法不同,所以除了邮递员外任何别人都搞不明白,因此告诉你地址也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它的街道名称也经常在变更,因此据说在威尼斯迷路是不奇怪的。
在公元10世纪,威尼斯曾经是商业极为发达的地方,所以莎士比亚写过《威尼斯商人》的剧本。现在,威尼斯只有几千常驻居民,但是每年的游客却有几百万。
经过20分钟的航行,我们到了威尼斯的东边的一个码头,上岸之后我们沿着海边向西走,走过四个小拱桥,第三、四两个桥中间,是过去的监狱所在地,而过了第四个桥,则是法院。在第四个拱桥向北看去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连接两岸楼房的小桥,称为叹息桥。这是威尼斯的一个很著名的景点,过去犯人从监狱被法院提审的时候,要经过这个小桥,此时犯人可以通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外面的风景,犯人往往因此发出叹息。据说,现在的年轻恋人坐贡多拉小船从该桥下穿过时要热吻,表示彼此终身相爱。
走过第四座桥,右转不远,就到了威尼斯中心的圣马可广场,广场的旁边就是圣马可教堂和99米高的钟楼。广场四周都是建筑物,围成一个矩形的场地,地上很多鸽子在啄食,四周是小商店和酒吧。南面的一个比较大的酒吧在广场上放了很多桌椅,一支几个人的小乐队在演奏着世界名曲轻音乐,游客悠闲地坐在露天的餐桌旁。商店内在销售旅游纪念品,当地的著名纪念品就是假面具,当地的特产是水晶玻璃。
在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之后,本地的导游小姐就带我们去一个销售水晶玻璃的商店。走上窄窄的楼梯,就进到第一间接待室,这件屋子不大,屋角有一个正在燃烧的大炉子,炉火温度很高,烤的大家都很难受,大家先在一边的小看台上坐下,原来在这里先由一位威尼斯的年轻工匠为大家表演水晶玻璃的烧制。大家坐好后,只见他从炉子里用铁钳夹出一个拳头大的玻璃圆球,由于温度极高,所以圆球是橘红色的,然后他用锤子和铁钳敲打,玻璃就改变了形状,他用铁钳拉着玻璃的一角,像拔丝那样拔出一根,再拔出第二根,等他拔出四根之后,大家已经逐渐看出这是一匹马了。就这样,他在1分钟的时间内,就做成了一件工艺品。导游小姐赞叹地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稍后,这匹马已经从橘红色变成了透明玻璃色,解说者表示现在它的温度仍然很高,说话间拿一张纸去碰了一下这匹马,这纸遇到马顷刻就着起火来了,他解释说,这时并没有完工,还需要经过冷却淬火,一天后才能最终完成。当然,我把这个表演全程录制了下来,相关视频就放在本文的最后。
看完表演,我们就进到店里观看商品,这里出售各种玻璃制品,他们推荐的是一对鸳鸯杯,这是制作精美的一大一小两只玻璃杯,据说最适合青年男女结婚的时候喝交杯酒用,一对价格是128欧元。当然,除了杯子外,还有项链,瓶子,酒壶,碟子等各种玻璃制品,价格不菲。
逛完商店,我们进入一个自费项目:乘坐贡多拉小船通过水路游览威尼斯。这种小船是威尼斯的一种计程船,每艘小船最多乘坐6名游客,有一个船夫撑船,其实他是半撑半划,因为河道非常窄,所以在一些拐弯处他也会用脚踹墙。这种小船窄而长,有一个高高翘起的船头,船身涂以光亮的黑漆。导游说,一艘贡多拉的价格就等于一辆奔驰轿车,我们团里一位游客就说,这不是说贡多拉很贵,而是说明在欧洲的奔驰车并不贵。
乘船穿过小水道后,进入到威尼斯城中间的运河,我们拐出来之后在船的后方看到一座美丽的拱桥,叫里亚而托桥,所有有关威尼斯的图片集里,必定可以看到它的照片,但是因为很多介绍威尼斯的文章又都提到了叹息桥,所以在没来欧洲之前,我把它和叹息桥混为一谈了,这次才明白原来是两座不同的桥。
下图:背景就是里亚而托桥
离开了威尼斯之后,我们就告别了意大利,乘车前往奥地利西边的城市茵斯布鲁克。
下图:在去茵斯布鲁克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