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

(2007-05-10 10:16:56)
分类: Hélèneの日记
昨天在图书翻到一本<<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黄昱宁的书,一个很有点灵性的三十出头上海女人.
她做翻译,翻译过<<庭院深深>>;做编辑,<<读书>>的编辑.
她像她所有同龄女人一样有家有孩子,过得幸福滋润,同时出着自己的书翻译着别人的作品.两头都不耽误.
她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在思考.读她的这本书,不知道上帝怎么想,我是要发疯了.开始发疯地喜欢上了这个精致的上海女人和她的这本书.
她引用着别人的话"人类是一种最容易为自己的快乐内疚的动物。你总忍不住要担心快乐背后藏着温柔的陷阱,当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从某个地方喷薄而出的时候,第一个被吓倒的,往往是我们自己。"老道得仿佛自己的语言一般娴熟流畅.
她评价着别人的生活 ,用"当年拼却醉颜红"来形容梦露. 
 "
至于诺曼·梅勒的《玛丽莲·梦露传》,虽则在文学性上或许是鹤立鸡群,然而,你很难说他笔下的那个年轻而风流的女人,与真实的梦露究竟有什么关系。阿瑟·米勒一向对这本书不屑一顾,说梅勒写的梦露“是作家本人男扮女装的形象,反映了他自己那种向往声誉、向往无拘无束的性关系和权力的好莱坞式幻想,”至于目的,“只是想拚命挣钱,好向每位离了婚的老婆付清赡养费罢了。”
 然而,梅勒书里有一句话还是颇耐人寻味的:玛丽莲是每个男人与“美国”之间的风流韵事(Marilynwaseveryman’sloveaffairwithAmerica)。
具体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梦露被如此抽象浓缩,提升到与“美国”比肩的高度,从而成为某种无法磨灭的象征——这或许是梦露一生中最大的悲剧。

    对于梅勒这句半通不通的话,我猜想,梦露泉下有知,或许会像临死前最后一次接受《生活》杂志采访时那样,恹恹地回答,“我不理解什么叫‘性感象征’。如果世人非要那样坚持,我宁可摆脱‘象征’的身份,只负责‘性感’……”

 "

这样的文字遍布整本书的每一篇故事.

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在她的书里过场.

还没有完整的读完这本书,我也没有完全弄清楚这样的文字带来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触,反正很奇妙,不同于我读过的其他书.

还得细细体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二级终于过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