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纸的传统做法

(2007-11-13 19:33:09)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文房四宝
        宣纸的配料
      配料之前要先制浆,在制浆之间要先将燎皮、燎草中的杂质剔除干净,然后分别入礁粉碎,粉碎要打碎、打匀。打碎、打匀后分别放在持制布袋中过滤,过滤至纸浆中挤出的水为清水时为止。接下来放入打浆机中搅拌打浆,直至糊状,用手指捏不出渣滓时为止。制浆完成后,便可配料和抄纸了。
      配料的过程有如下几道
       1、混料。将皮料与草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如八二、七三,六四、五五不等,再加大少量道林纸边料,共入槽内。
       2、打匀。用小木耙将纸料充分搅匀。
       3、去水。
用夏布袋将槽内纸料捞出,滤去水分,存于大缸之中,以备次日抄纸之用,称之全料。到此,纸料制作完毕,就可进行制纸阶段了。
       制纸过程也要经过数道程序
       1、配水。将全料取出,放于纸槽内,所使用纸槽大小随纸型而定,纸槽有石板制,有木板制。随即在槽内加水至适当,放入纸药,用木耙将纸料打匀,续又用几个木棍反复在槽内划搅,直到十分匀和时才开始捞纸。
        2、捞纸。又称抄纸、滤纸。捞纸技术的高低是保证宣纸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使捞出的宣纸匀薄如一。捞纸时,于槽长方向之两端,各站一人。如纸张较大,必须有三四人或五六人站于槽横方向两旁协助。长方向两端2人,一人掌帘,一人抬帘。通常,掌帘者要么为师傅,要么为技高一筹者。开捞纸,将全帘攒入水料中,使帘面成水平状态,立即抬出,将帘上余水由帘隙中滤出,纸料留在帘上,这样就成匀薄如一的洁白的湿宣纸一张。掌帘者将帘架放于槽架上,将纸帘用右手担起,左手拿帘之下端,将所捞之纸,平平放于槽侧之湿纸板上。抬帘者,则协助停放帘架工作及拨动槽上之计数珠加刿计数,捞一张纸,则累加一下。以上过程,循环往复,直到纸槽内纸料捞罄为止。一般说来,四尺单宣二人每天可捞1000张左右。
        捞纸的关键点有二:
        第一是必须持帘迎浪而捞。纸浆在水槽中经过多次抄造,上下浓度就会产生差异。为使纸浆浓度上下一致,使前后所捞纸一样厚薄,必须在举帘捞纸前,先用纸帘在纸浆悬浮注入中摇动,使纸浆不停地上下翻动,然后持帘迎浪而上,浪动捞起,动作要敏捷轻快。这种用纸帘在水槽中掀起的浪头,工序上叫做拍浪,它起到搅拌和送纸浆上帘的作用。
       第二是要靠熟练的技能。捞纸全靠手工劳动,纸张的厚薄全凭捞纸工人手上的功夫。这种功夫非亲身体验不可道出其奥妙,真是只意会而不可言传。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杀青篇》中说:“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轻荡指纸帘入槽时用力要轻,重荡则用力重。轻荡捞出的纸因着帘的浆料少,因而薄一些,反之则厚一些。同一品种宣纸的重量,每刀是有要求的,超出或者低于这个重量都不合规定。各种品种宣纸也都有一定的重量要求,这个重量的掌握,全凭捞纸工人的实践经验,长久练成的硬功夫、真本领。一般来说,纸越薄越难捞。因为纸薄,捞纸时竹帘上的浆层就要相应地变薄,浆层一薄,就使纸浆均匀分布在竹帘上的难度大为增加,捞纸功夫不深,薄纸就会捞成厚纸,就会厚薄不一。
      捞纸环节的质量标准是:纸浆入槽后,要搅拌均匀;要掌握张幅厚薄度;四角要平整;放纸时要谨慎,切勿滴水,造成水滴穿透湿布而使整块纸贴损坏;要符合规定的重量,榨压纸块时用力要缓。
       3、榨纸。将一日所捞之湿纸,移至木榨上,以人力将纸中之水榨出,但此工作过程一定要十分缓慢,否则,操之过急,不但不能将其中水榨出,而且还会将湿纸弄坏,前功尽弃。此过程是使纸进一步成型。榨后之湿纸成一大块纸帖,或置日光下曝晒,或用火略加焙烤皆可。
       4、晒纸。又称焙纸、炕纸,不能顾名思义地只理解为将纸放在太阳下晒。晒纸前,还要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先用清水将纸帖徐徐淋透。此过程也要十分缓慢,如操之过急,就会引起鼓胀、纸帖内有干有湿,有小润,有大湿,就很难抄造。待纸帖湿润通透后,用薄木板轻轻抽扑,并用手指尖将纸帖四周纸边扭松,并在一头卷起纸角。抬入焙房(又称晒屋、炕屋),干后取下。焙房,是指专供晒纸的房屋,屋内有两面墙,中空,火燃于其中,使之热至相当温度,将火封闭备用。晒纸时如逢阴雨天气,纸工们便将纸帖贴在焙房的内壁,在屋内生起炭火,用来提高室内的温度,以达到烘干纸张的目的。晒纸时,将纸帖上的纸一张一张地揭离下来,又一张一张依次刷向焙房内的墙上,因焙墙温度高,约数分钟后,刷上焙墙的湿纸因水分蒸发而干燥,于是,晒纸工便一边刷湿纸上焙墙,又一边从焙墙上取下干纸,紧张而有序的劳作者,如此循环往复。
       5、检纸。将焙干之纸,运至检纸房中纸台上,由工人逐张翻看,如遇破张或有其他缺点,随即取出,或作回槽之用,或集中廉价出售。据老纸工说,检纸工作十分重要,功夫过硬的师傅,一看成纸,便知道各道工序的工作情况如何,时常给各道工序的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
       6、剪纸入库。将检好之纸,用特制大剪剪裁整齐,要求是纸的四边,每边一刀成功。纸长时,边剪边向前移动脚步,一鼓作气而成。否则,纸边就不会成一直线。纸剪好后再按一定张数分成刀(如旧时四尺料半94张为一刀),再加盖各种字号,然后又集若干刀为一包。包装完毕,运入纸库。旧时包装的形式有三种,最常见的是用当地所产毛竹蔑片编成纸篓包装,纸篓内周边塞放竹箬和一些草,以防走潮和运输中损坏;再就是用订袋裹包。纸篓包装和麻袋包装比较简易,在国内销售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是以这样的包装发货,可见过去不大重视包装。旧时销往海外的宣纸的包装,则是在纸篓包装和麻袋包装的基础上,再加制木箱包装,虽然防护加强,但仍属简易型包装。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逐步改用专制之纸板箱,宣纸装箱前,先用专用袋封套,以防走潮,改进了包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