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于中国四大名砚的歙砚,因其质地优良,天然纹理丰
富绮丽,雕刻精致典雅,且具优良的发墨性能。故千百年来深得文人雅士的珍爱,从而誉满四海,名传古今。
一、分清龙尾砚,歙砚,歙州砚的概念。
龙尾砚因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起初以出产地命名,称“龙尾石砚”,简称“龙尾砚”。
第一方龙尾石砚诞生于唐开元年中,南唐后主李煜留意笔扎,喜好翰墨,称其所用之“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有了皇帝的赞赏,龙尾石砚便很快名闻天下。
“歙砚”一名出现于北宋晚期,因婺源在唐宋时期属歙州辖治,按以州名物的习惯,故将“龙尾石砚”改称“歙砚”。
据史料记载,在唐宋时代,歙砚石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婺源的龙尾山一带,当时已开采了:眉子坑,金星坑,罗纹坑,水舷坑,济源坑,水蕨坑,驴坑等砚坑。开采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天然纹理的砚石,当时朝野上下将龙尾石的优良石质,奇异的天然纹理作为歙砚的基本特征予以确认。可以说,唐宋时期的“歙砚”指的就是“龙尾石砚”。歙砚与龙尾砚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称谓。以产地名称“龙尾石
砚”,简称“龙尾砚”;以州名物,称“歙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