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戳在中国人心口上的耻辱柱——白玉山塔(转)

(2006-08-23 22:12:03)
  100多年前,在中国的领土和领海上,发生了世界战史上臭名昭著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中关键一役围绕争夺旅顺口战略要地展开。在这片热土上,两个疯狂的强盗歇斯底里的打着,280毫米口径的大炮吞云吐雾般的猛烈轰击着对方。翻飞的战火把土地犁松了几尺,成千上万具尸体又将战场垒高了几尺。战斗打的惊心动魄、地动山摇,一会儿日本人失守了,一会儿俄国人失守了,而真正失守、一直失守的,却正是中国人。两只野狗在自己的院子里厮杀争斗,满清政府竟然充当局外人,宣布恪守中立!
  旅顺口战役持续了329天,俄军损失52000人,太平洋第一分舰队覆灭。日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残重代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日本人在白玉山上修建了这座“表忠塔”,在塔的附近还建了一座纳骨祠,把战死的22723个鬼子的骨灰当成“战神”供奉在这里。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283382252.jpg
  1985年,当地政府将表忠塔依地名改为白玉山塔。现在,只要你打开互联网检索这个名字,就会发现围绕要不要拆掉这个破塔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阴森的怪物,压在旅顺的头顶上,它象幽灵一样一天到晚眼睛都不眨一眨地紧盯着旅顺军港……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291582131.jpg
  白玉山东北侧成犄角之势的是东鸡冠山。东鸡冠山上有俄军花数年功夫抓了大批中国老百姓修建的坚固堡垒,因此这里的战斗也最为残烈。战斗过程中,有一次经过猛烈的炮击后,日军300多人的敢死队冲上来,以为占领了,正准备升旗,突然从堡垒里钻出俄军,将其全部消灭。日军最后是采取挖坑道,将几千斤炸药抵近堡垒爆破,再施放毒气才占领的。最后关头,俄陆防司令康特拉琴柯少将亲临一线指挥,结果被炮弹炸死。
  这是东鸡冠山北堡垒的局部。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295178583.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00881840.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02434011.jpg
  工事墙壁上的弹洞仍依稀可见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05335365.jpg
  指挥所掩蔽部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12365240.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14956418.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20815648.jpg
  就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日本旅游团,团员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年龄都在60岁以上。其中一个老太太几乎已不能走动,由两个年轻人搀扶着一步一跌地艰难移动着,不时看到她摔倒地地上,又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我心里产生了疑问,这么大年纪跑这么大老远来旅游,值得吗?直到后来看到她和另外一个老太太从墙上费劲地挖了个什么东西放进兜里,我才有点领悟她们来这里的目的——她们挖的是墙上松动了的小石头!这可能是她们的父辈什么人在这里打过仗或者死在这里的战场上的石头!不愿意往坏处想她们,但似乎看到了她们把石头带回去供在供台上颤巍巍顶礼膜拜的场景……当然,也可能她们会真诚地忏悔永远不要战争……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25194656.jpg
  东鸡冠山北侧俄军修建的望台炮台。右侧炮口破损,一说为日军的炮弹打进了炮口内炸坏,一说为塞进炸药炸坏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32824332.jpg
  又是一个幽灵——在别人家里撒野,撒完野后还要留下纪念,这欺负人真是欺负到家了。修建此碑所用的石料,是从日本在旅顺口的沉船上捞出来的。当时一共沉船17艘,目的是阻塞旅顺港,把俄军舰船阻在港口内。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41012418.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45053306.jpg
  参观东鸡冠山快结束的时候,在这里又遇到了那个日本旅游团,在这里指指点点。这是一处崖壁,是当年俄军修工事劈开小山包后显露出来的。崖壁上的层层石纹,宛若百岁老人饱经风霜的老脸——在这里,它展示的不是智慧,而是耻辱。看到它,怎么也令人轻松不起来。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52814175.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54780494.jpg
  旅顺口战役的成败是整个日俄战争的关键,而203高地之战又是整个战役的重中之重。203高地激战过程中,俄国守军拼死防守,把日本第3集团军的攻击部队杀得尸横遍野。203高地血战被形容为:“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的石油、炸药与尸臭之间的斗争。”当日军以数万人伤亡为代价攻占了血染的203高地时,阵地上只剩一个活着的俄国人。
  这是站在203高地上俯瞰整个旅顺城和港口的情景。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70078460.jpg
  指挥旅顺口战役的是日军第3集团军司令乃木希典,他的两个儿子都死在旅顺战役中。一个死在金州南山,另一个就死在203高地。攻占203高地的当天,乃木希典写下了一首诗:“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克艰。铁血复山山形改,万人齐仰尔灵山”,大肆发泄战争狂徒的征服心理和好战情绪。203高地在当地原来名叫后山。乃木希典把它改成了“尔灵山”,一说是203读音的谐音,又一说是乃木希典为了纪念他的儿子。战后,日军把203高地上的炮弹片等金属物体搜集起来,运回国内,又送到美国,前后用了八年时间,造了这个子弹形的纪念碑,安放在了这里。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6/08/15/6/2006081522373387219.jpg
  一根根耻辱柱就这样竖在旅顺的头上,戳在中国人的心口上。时到今日,每年仍有大批日本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来这里顶礼膜拜,有的甚至不顾当地政府禁令在碑下面烧香烧纸。今年,小泉又跑到东京的靖国神社拜鬼去了,而旅顺口的这此幽灵,就是中国领土上的靖国神社。中国人有这个胸怀,把它留在那里,让它在那里腐烂发臭,让它遗臭万年。

文章引用自: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76&ID=4917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