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池塘鲤-pool
池塘鲤-poo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34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评】《科幻世界》文评(2022-09)

(2022-09-30 18:19:16)
标签:

科幻世界

书评

分类: 书评影评

明年八月成都就将举办世界科幻大会,订了一年《科幻世界》,给自己布置12期文评作业:)

-------------------------------------------------------------------------

《科幻世界》文评(2022-09)

 

【从文出发,只代表个人感受和看法,作者都不认识,理性讨论,粉丝勿扰。】


《无痛者》 未末

我的评分: 


精彩的科幻文,情节动人逻辑严谨。作者在一段诡异神秘的“侏儒兽”的痛苦画面描述后,抛出了本文的中心问题——“如果人类失去疼痛,人类失去了什么?”

故事讲述女主江巧儿分娩时痛苦剧烈,选择了“无痛转移”的新技术,在大脑皮层实行痛感阻断,上传云端后转换成数值呈现在视网膜,提醒人体的痛值和疼痛部位。顺利分娩后江巧儿没有取出阻断设备,想在无痛状态中度过身体恢复期,之后便是在无痛的日子里,她身体和心理一点点丢失的东西……

故事最亮点在“侏儒兽”这个“痛苦接受体”的设置,就像“能量守恒”——宇宙能量只是转换流动,从未凭空消失——你能逃避开的所有痛苦,正有人在替你承受着那份痛苦。

痛苦让人感受生命,疼痛是保障生命的预警,我们都知道疼痛的感觉是多么难受,作者写出了没有痛苦的感觉是多么恐怖。结尾处江巧儿对侏儒兽巧妙的“致谢”,瞬间有了几分浪漫的治愈。


《血肉之锤》 辛维木

我的评分:


故事聚焦19世纪末美国的华工群体,因为作者的历史专业背景,写实派文风很快将人带入荒凉西部一代华工的劳作生活的画面。故事从舞(机械)龙的傅九一家人进入埃文斯顿的唐人街开始,精通机械的傅家父女为矿难事故中失去手臂的少年安装了金属义肢,之后还秘密做出了一个机械“小弟”帮助少年挖矿,由于华人矿工的效率引起了当地白人工人的忌讳与不满,最终酿成少年的悲剧以及大范围种族冲突。

很少看到这样背景的科幻题材,作者文笔成熟厚重,有点旧派严肃文学风格,能感受到人文关怀。父亲对工业机械化的谨慎和女儿对科技助人的热情,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不安和希望描摹得很好。

说缺点:故事的科幻元素很淡,勉强可归到“蒸汽朋克”的范畴,但“蒸汽朋克”中魔法与科学的融合与冲撞——特立独行的精神内核和科技张力并没有表现出来。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大众脸谱化标签化,厚重的大背景讲了一个八百里外就看到了结局的复仇故事。


《犬马闹剧》 罗伯特·杰舍尼克

我的评分:

 

一篇黑色幽默的奇文。文中世界总让我想到定格黏土动画的画面。

豢兽区和兽佑镇。这地方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哈哈)。这里的孩子豢养着带着针头,喷着毒烟,有上千条钢足,喀啦咔,咔哩喀,噗呲喀兹地戳你鼻孔,吸你脑髓的“爱宠”。他们每天的玩乐时间就是在欢乐组装线上,用烧红的欢乐棍杀死尖叫者。

主角男孩伯尼希的朋友的宠物猫走丢,他走出了安全区帮助寻找,遇到了“怪物狗群”和古怪男孩乔伊。乔伊将他带到了一个猎人聚居地,并在那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见到了迥然不同的“狗”和“马”。之后“尼龙骑士”们奇袭猎人区,杀死猎人们,带回了伯尼希。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洗脑”的故事,我们都习惯于将自己的生活圈子当成“正常”的标准,把那些自己没见过的,理解不了的,从未触摸过的东西叫做“怪物”。如果“痛苦”和“欢乐”,“杀人”和“玩乐”这样的感受都可以偷换,“天然”和“古怪”,“悦耳”和“刺耳”就更没有明确的界限和概念了。

就算我们曾从自己荒诞的生活中误入“真相”世界走了一遭,我们依然会回到熟悉的地方,将从真相世界偷来的“触感”换成荒唐世界的冠军奖章。


《何以为家》 齐然

我的评分:


一篇比较散文化的文字,将“思乡”从城与城、国与国的距离扩展到了星与星的距离。飞船失事流落到小犬野星的母女关一凡和关莫莫,与当地天文学家阿蒙建立了友情亲情,最后关莫莫在护送反物质恒星——濒死的“赫尔”——归乡的高等文明“告死者”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地球,但这颗母亲朝思暮想的母星依然无以为家。

本篇行文安静流畅,描写的异星风物和细腻感情都很好,不过其中“模糊化”“神灵化”“浪漫化”处理的告死者、反物质恒星、频闪虫洞等的科学理论单薄,有点玄幻了。


《单细胞》 红糖橙子

我的评分:


很精彩的关于智能机械与生物科技——联邦与帝国——的战争故事。文中关于生物科技的各种设定的确让我“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哈哈)。

在铁与血、无机材料和有机细胞的战争场面描写之后,作者笔墨转向了一个流落敌阵的帝国女战士和一个联邦智能盒子(AI)俘虏,再加上一个原住民少年之间互相理解,到互助互信,携手突出重围的故事。从各种高精尖武器回归到“人”的战争。

文字的商业娱乐性不错,张弛有度,最后还能把格局拓宽。但是,虽然生物战争的设定挺有创意,但整个故事流程还是偏陈旧,有某些商业大片片段的既视感。

另外,在我的理解中一直觉得“联邦”这个体制更体现开放、平等、自由,而“帝国”不管怎样都必然有一个“皇帝”,恐怕更有阶级和秩序的观念吧。


《人类灵魂坠落时》兰云杰

我的评分:


一篇以娱乐为主的文字,一个身体承载多个灵魂的设定,在一桩凶杀案中,从几个灵魂中找出凶手。设定类似多重人格的推理剧,灵魂的“限时上线”又有点借鉴《北京折叠》的感觉。但是这篇文中废笔不少,人物生硬,情节粗糙,结尾草率。

我一直觉得科幻小说放在第一的特质应该是“有趣”,不管是科技的趣味还是人性的有趣。这篇文开头还让人期待一个深入思考,精心编排的案件,等待一个像《一级恐惧》那样的惊悚结局,但是显然作者偷懒了。选择悬疑题材,就应该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觉悟。

关于多重人格的悬疑题材,电影《致命ID》最后30秒的反转简直能把人吓得人格分裂。


《石头记》 王诺诺

我的评分: 


我不知道“脑洞问答机”是个什么栏目,大概类似提出一个科学猜想,由专栏作者围绕这个话题来“胡诌”一篇科幻文字吧。

这期的脑洞时间是:作为“人”独有的精神属性,也能被AI技术替代吗?

作者选择“《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探佚工程”来阐述这个烂大街的科幻话题,有没有偏题先不说,整篇文字投机取巧地从红楼梦原著中摘抄段落,从网络上搜罗些正统、非正统观点拼凑而成,完美避开任何科技干货,人机探讨,甚至对红楼梦也没有任何新颖解读,最后非常网文风地把自己“穿越”成了贾宝玉,去寻找后面的结局。大概意思是作者手下的科技人员把她的精神“二进制”化上传进了红楼梦的模拟世界,让她自己去进行这无解(无意义)的探索……

怎么说呢,通篇自作聪明的油滑文字——这位专栏作者在卷首的最重要位置写了一篇就像没写的文章。


2022-9-29/19:26

Pool于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