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右卫——一座不应被遗忘的古城(右玉行之三)---重温历史(43)

(2013-06-15 18:08:55)
标签:

山西右玉

右卫镇

晋西北边陲

历史名城

文化

分类: 重温历史

http://s1/mw690/4a1f2aa8tdf27b6f824b0&690
    从这高大的城门走进右卫镇古城

   

    这次到右玉参加穆斯林圣纪节,算来我已是第二次来右玉了。尽管是两次来过这里,但是我感到自己还远远没有读懂这座古城,个中原因不外就是两条:一是这座古城的丰富历史文化沉淀太厚太厚,需要假以时日来慢慢消化和吸收;二是每次来时,自己都像是一个走马观花式的匆匆过客。

   据古籍记载,右卫镇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周长9里8分,高连女墙4丈2尺,宽3丈5尺。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宁、西曰:武定、北曰:镇朔。四门之外各建有瓮城,门上各建有城楼,挂有厚木大匾,东曰:拱获燕云、西曰:屏藩河朔、南曰:紫塞金汤、北曰:严疆锁钥。西北、东北、东南各建有一个角楼,城墙上筑有敌台28个,垛口564个。城内府署、县衙、庙宇、店铺、民居、钟鼓楼布满30余条大街小巷。

   这座位于山西西北边陲的小镇实在是不容小觑,首先就是它的历史悠久。右卫镇自古为北方重镇,著名的“胡服骑射”的倡导人赵武灵王当时所置的善无县,就是现右卫镇的前身。经过了秦汉以后的数个朝代,直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先后历时17年,在善无县故址上又筑了一座城,万历三年又进行了砖包,才形成了后来的右卫。卫是明时一种军事编制。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该地撤卫而设为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

    其次是右卫作为古代的军事重镇,特别是作为明代的九边之一的大同边卫,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也似乎注定其在历史上不得不扮演的战争攻守角色。从周伐猃狁,秦击匈奴,唐征突厥契丹,一直到宋战辽、金,明抗鞑靼,演绎了不知多少战争场面,磨砺出了众多的文臣武将。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次攻防战就发生在明晚期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城明军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鲜见的。

    这场战争起因于“桃松寨事件”,仅仅由于在攻城方——俺答部族自家里发生的一件桃色事件而引起的。桃松寨是俺答汗之子辛爱的小老婆的名字,她与辛爱部下的一个头目鬼混,被发现后慌忙投奔了明朝,当时的大同总督杨顺,为请功邀赏,将其送进京城。辛爱为此率部进攻杀虎口,然后包围了右玉城。杨顺见事情不好,后悔不该收留桃松寨,他向朝廷谎奏,鞑靼辛爱部愿用白莲教起义失败后跑过去的汉人交换桃松寨。皇帝同意了放还桃松寨,但辛爱不但未退兵,反又加强了兵力,在进攻右玉城的同时,又向大同、宣府一带长城发起了进攻。
   鞑靼兵多次强攻下,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右玉守将在作战中阵亡后,有一位姓尚名表在家休息的武将,自愿担任了右玉保卫战的指挥。当时的右卫有麻家将的麻全、麻政、麻锦、麻富、麻家众弟兄与军民一起誓死抵抗御敌,浴血奋战,大家众志成城。城中被困数月的军民没有粮食吃,众人就从地下挖黄鼠、网麻雀吃,后来连黄鼠、麻雀也捉不到了,就杀战马充饥。城中没有柴炭烧火做饭,居民就拆了房屋供军士们生火做饭。他们在此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除打退敌方进攻之外,还多次抓住有利战机,偷袭敌营。从九月坚持到次年的四月,整整达八个月之久!
    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明廷派兵部尚书杨博亲率大军来解右玉之围。鞑靼兵见右玉城实难攻下,而明朝援军将至,便自动解除了对右玉城的包围,从杀虎口撤出长城。回顾这段坚苦卓绝的守城历史,一位右玉籍的作家曾经动情地说过这样的话:“右玉人民真的不能忘掉历史上的麻家将。”试想,如果没有麻家将和右玉人民的拼死抵抗,城池一旦被攻破后,其严重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右玉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文化大县。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州刺史;明代除孙祥、何廷魁外,更有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

      我们来时在大巴车上就已远远地看到右卫古城的轮廓,是一幅很古朴的样子,荒凉而带有浓浓的古代边塞韵味。城墙足有三四层楼高,登上古城墙,小小的右卫镇尽收眼底。踏进古城的老街,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灰色低矮的砖木结构民房不知住过多少代了,墙面由于被风沙侵蚀了多年而棱角消失,街道显得有些清净而略带荒凉感,这是一座典型的塞上小城,城门城墙都完整地保留下来,显得非常珍贵。  http://s13/mw690/4a1f2aa8tdf27be9160ac&690
    古城的小街道


http://s11/mw690/4a1f2aa8t7cb72d1d860a&690
    新房旧居参差不齐


http://s1/mw690/4a1f2aa8tdf27cbae88e0&690
    人迹稀少,街道显得冷清


http://s4/mw690/4a1f2aa8tdf27d0c278c3&690
    平时走在街上似乎也碰不见几个人


http://s6/mw690/4a1f2aa8t7cb72f681b25&690
    冷清的街道由于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了人气


http://s7/mw690/4a1f2aa8tdf27dfd91cb6&690     卖菜的商贩把拖拉机停在路边上

http://s12/mw690/4a1f2aa8t7cb730833c7b&690
    从“大地方”来的人车使街道变得热闹起来


http://s9/mw690/4a1f2aa8tdf27eb835108&690
    一条小巷子


http://s7/mw690/4a1f2aa8tdf27f928b0c6&690     冷冷清清的住房,门窗上着门板,显得“人去房空”

http://s9/mw690/4a1f2aa8tdf27fe8df438&690
    这户房屋看来有人居住


http://s11/mw690/4a1f2aa8tdf28038a848a&690
    旧宅门前的居民


http://s2/mw690/4a1f2aa8t7cb7348771e1&690     这间旧式房屋是一家杂货铺

http://s11/mw690/4a1f2aa8tdf2812ca046a&690     城关供销社门前

http://s12/mw690/4a1f2aa8tdf2817c3367b&690      二层楼的兽医商店


http://s4/mw690/4a1f2aa8tdf283b4aab03&690      历经沧桑的老房子也是“人去房空”


http://s2/mw690/4a1f2aa8tdf285682b7e1&690
    仍住人的老房屋,里面窗台摆放了几盆花,可以看出主人是热爱生活的


http://s16/mw690/4a1f2aa8tdf27f20296ef&690     在巷口休闲的老人

    编后话:由于仅仅一天的右玉行,要办的事挺多,时间安排上真的是显得很仓促,故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到处看一眼就走人,能给朋友们提供的右卫镇照片就这些,敬请鉴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