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头科里纳,足球裁判界的珠穆朗玛!

(2007-10-26 11:25:33)
标签:

体育/竞技

科里纳

至尊

 http://cimg2.163.com/sports/2006/5/16/200605161440472fb00.jpg

  裁判是足球比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球员毋庸置疑是绿茵场的主角,那么裁判的定位只能是配角!没有别的好解释的,这就是社会分工!裁判做到极致也最多拿到犹如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奖,绝不能越疽代疱的去拿最佳男主角,否则当裁判拿了最佳男主角奖时那么也就意味着这场比赛实在是糟糕透顶!已经退休的意大利著名光头裁判科利纳无疑是裁判界的翘楚,他是真正绿茵王国的最佳男配角,不是因为光头引人注目,而是他的裁判才能实在是天赋异禀!他拥有无人能及的赛场大局观和惊人的果敢判断,好到极致的阅读比赛能力使比赛的连续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他达到了裁判的至高境界,放眼国际足坛整个裁判界近20年无人能出其右!一个好的裁判必须用自身的个性魅力去感染人,而不是用上衣口袋里那两张红黄纸牌去吓唬人!科利纳的成功与自身的努力当然是分不开的,科利纳是个语言天才,通晓意、西、法、英等语种。198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博洛尼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此后成为罗马某银行的金融顾问,成熟的人生阅历为以后的裁判生涯也奠定了良好的知识修养和人格魅力。2002韩日世界杯决赛是其最后一场执法的国际赛事。随着科利纳等一批优秀裁判的退休,国际裁判界也开始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2006年世界杯的执法问题。裁判这个职业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你可以成为科利纳这样名垂千古的偶像级裁判,用不好恐怕韩日世界杯莫雷诺那个遗臭万年的小丑级裁判就是你的下场!

 

  2006德国世界杯打破了一项很不光彩的世界纪录,无论是红黄牌数都成为18届世界杯之最,毫不夸张的说这届世界杯是名副其实的“红黄牌世界杯”。这届世界杯的黄牌数达到了307张,这是世界杯有史以来一届杯赛黄牌数超过300张,平均每场4点8张,红牌数也达到惊人的28张,场均0.44张。红黄牌的大幅增加一方面说明本届世界杯的保守功利足球严重,另一方面裁判的业务素质和控制比赛的能力值得深思,有些场次的比赛被裁判人为的割裂,比赛的连续性被极大的破坏,这些裁判拙劣的表现毁了世界杯这绝非耸人听闻,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届世界杯的裁判“表演”时间:在凯泽斯劳滕弗里茨-瓦尔特球场开始的世界杯F组首轮第一场比赛中,澳大利亚三比一逆转击败日本。上半场第二十六分钟,日本队中场队员中村俊辅将球吊入禁区,日本队两名进攻队员冲撞了澳大利亚队的门将,导致其站立不稳没有将球得到,球直接蹿入了球网。当值主裁判埃及人伊萨姆·法塔赫当时判此球进球有效。不过事后他表示,判日本队这个进球有效是他的误判。被国际足联寄予厚望的英格兰裁判波尔竟然在F组小组赛克罗地亚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出示了3张黄牌才将克罗地亚队的西姆尼奇罚下场,作为英超的金哨这样拙劣的表演实在让人觉得啼笑皆非。而西甲名哨坎塔莱霍在执法意大利与澳大利亚的8分之一决赛成为了场上的男主角,坎塔莱霍先是下半场过于严厉的红牌罚下意大利队的马特拉奇,为了寻平衡于伤停补时阶段给了意大利人一个莫须有的点球,成全了伟大的左后卫格罗索,却肢解了比赛的公正性!巴西人卡洛斯·西蒙在执法东道主德国与瑞典的8分之一决赛时明显的偏向东道主,很有争议的将瑞典球员卢西奇罚下,使原本精彩的比赛索然无味,场上的均势是被主裁判所打破!就连被国际足联推为科利纳接班人的德国人默克的表现也难免让人颇多微词,虽然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但与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控制球员情绪方面很不尽人如意,在澳大利亚小组赛0比2不敌巴西的那场小组比赛后,与澳大利亚核心球员科威尔公开发生了冲突,这显然不是一名优秀裁判员的表现。本届世界杯最丑陋裁判表演毫无悬念、实至名归的授予俄罗斯人伊万诺夫,在他执法的法国与瑞士的小组赛出示了8张黄牌,荷兰与葡萄牙的4分之1决赛竟创纪录的出示了16张黄牌4张红牌,让他去当赌场的发牌师或者魔术师一点都不为过,虽然这名俄罗斯人的大多判罚没有争议,但其低劣的控制场上球员情绪的能力扼杀了本该精彩的比赛,两支华丽的进攻球队在他的哨声下踢得无比丑陋,44岁的他或许真的是到了退出裁判界的年龄了。难怪布拉特赛后气愤地说:要给执法荷葡这场比赛的伊万诺夫一张黄牌。

  其实裁判的拙劣表现也不能完全怪裁判,国际足联包括布拉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德国世界杯前国际足联包括布拉特本人都要求本届世界杯要吸取4年前韩日世界杯的教训要执法严厉,三番五次的强调给让裁判背上了严重的心理包袱,上了“紧箍咒”的裁判们于是乎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过一个,这才有了伊万诺夫这样的“屠夫”裁判的出现。当布拉特给伊万诺夫一张黄牌的时候,那么德国世界杯的裁判表现就是上帝给他的一个红牌惩罚!布拉特肯定是很怀念科利纳的,可惜人家光头裁判已经退隐了,培养出新的科利纳才是当务之急,可看看本届世界杯这些所谓的国际最优秀的裁判们的表演,估计科利纳内心也会在想:我的接班人你到底在哪?别让我等的花儿都谢了!布拉特的心理肯定也不是滋味:裁判们,想说爱你真的很难!解决裁判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抑或使用布拉特提出过的“引进”第二裁判,有可能减少场上的失误与外界的非议。估计更改足球规则的难度比培养新的科利纳更难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