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接着是去取公积金。以往的经验是取钱有密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多手续。交通银行的网点离家有点远,就委托老公去取。谁知那张太平洋卡上印着MS,银行的小姑娘抬眼一看我老公,说:“持卡人是女的,必须本人来取。”老公说,那是我老婆,密码和她的身份证我都有。对方答曰:“那也不行。”老公百思不得其解银行这样做是为了防范什么,但钱是无论如何也取不出来啦,害得他白跑了一趟。
在短短几天内经历了两次打击,我痛定思痛,决心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掌握充分信息。但不几天我就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在外企工作的表妹告诉我,现在办浦发的一种信用卡,前三个月消费满一定额度会赠送捷安特折叠自行车。我一时动心,问了一下表妹怎么办卡,第二天就直奔浦发银行的一个支行。结果呢,大家一定知道了,我带的资料不符合要求。比如要我带最近一个月的水电费收据,要显示工资收入的存折等。搞的我十分气馁,问表妹办的时候怎么不是这么复杂?表妹告诉我他们是银行上门服务的,而且她们公司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信誉好,所以程序简单。一气之下我放弃了申请,那自行车咱也不要啦!
气归气,可是细想起来,还是自己犯了“想当然”的毛病。如果事前上一下交通局、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及浦发银行的网站,把信息都摸清了,也就不会跑那么多冤枉路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 “想当然”。比如你与亲人或者同事之间产生了误会,你不去解释,却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什么都知道,结果导致裂痕越来越大;比如你想当然地认为某家公司门槛太高,结果错失了加入的良机;再比如你想当然地认为公司的老总不认识你,低头从他身边走过,搞得老总认为你对他有意见……
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曾经因为“想当然”而付出代价,那么,改掉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