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旭东
2007年,我以文艺评论专家的身份应奥组委邀请与舞蹈学院、艺术研究院、中国杂技团、体育大学等全国著名学者专家参加了“奥组委体育文化展示研讨会”。会后,确定了此次奥运会在京的竞赛项目中设置“中国民族民间舞、杂技、吉祥物表演、拉拉操”等四项文化表演类型,为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加油,为赛事增添精彩。
2008年2月,我正式加盟,成为奥运文化展演的组织者、管理者之一。
多少轮策划会议商讨节目类型,多少夜在机房编辑各种节目类型,多少次遴选全国优秀的舞蹈演员、编导,多少天汗洒排练场......
十多个月的努力工作,快乐奉献,一路走到开幕式的今天。我能拥有“通行卡”这个极高的待遇既是奥组委对我及团队工作的肯定,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专业志愿者——不是运动员,也参加奥运!作为专业志愿者(媒体称:奥运宝贝儿)管理团队的一员,我在奥运赛事期间,管理部分专业志愿者(表演演员)确保能为全世界展现高质量的演出节目,贡献力量。
(入村近照)
2008年8月8日,撰文感谢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等单位的各级领导、同事!
北京奥运定将为世界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
作为见证者、实践者我祝福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