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钢铁侠,技术片儿的胜利?!
文/王旭东
这两部电影,都是首映前看的。媒体朋友约为其撰稿,稿未在宣传期如期发出,欠了朋友的人情。说真的,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太像了,象的我无从下笔。
都算是技术的B级投资片。《功夫之王》看54岁的成龙和45岁的李连杰对打,这一合作在我大学或更早的梦里/闲谈中,提及并期望过,但在他们加起来99岁的时候,让我欣赏到了。功夫是真功夫,克制隐忍。寺庙夺棍一场,要佩服袁八爷的指导、鲍德熹的摄影了。通篇下来,导演像是个摆设,因为几乎看不到他的特点与出色,当然,他可能把精力放在特效上了,特效基本功扎实,做到了以假乱真,但说是有震撼出奇的便去期待《功夫之王》前传了。北美票房一周的冠军,不俗的成绩。美国观众中产阶层以下,与咱国的盗版精英培养的票房主力当然口味8同啦。娱乐大于结构。咱国的盗版碟精英们,当然也包括看了点儿盗版碟的在下,诟病冒的比八卦还八卦了:不懂、不尊重中国文化,弱智故事,超烂片,宦从美国......
一时间,看电影的在骂,看了碟的、网上播出的都在骂。得,缺乏娱乐精神+票价过高,后遗症。J&J打的很凶很赚钱,于是筹备前传了,那时,就多些娱乐精神看呗,自当他是大块儿的电视银屏。
《钢铁侠》,缩减的《变形金刚》,S号的《蜘蛛侠》。玩儿特效嘛,机器的质感,和机器世界与人世界的纠葛,谁统治谁的问题。一时间,绝对说不清,让能有票房号召力的英雄来。特效使主演的魔幻色彩,不再是票房主力的消费因素啦,就卖个登录时间久吧。
技术片儿,能在票房上取得不俗战绩,值得关注。电脑不太争气,老死机,下次再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