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怀懋
洪怀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46
  • 关注人气:40,5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翅和插电:技术改变习惯

(2010-11-07 17:06:35)
标签:

电动车

火箭人

瑞士

深圳

杂谈

分类: 阅读笔记

大哥曾经谈起有次和三哥聊天,三哥就在感叹人这么能干,怎么就没有办法搞两个翅膀来飞飞,你看瑞士人已经争气插翅先飞了。

 

还有电动车,已经到了可以申请在住处停车处安装充电桩了。我实在有点替奔驰、宝马等以拥有先进燃油发动机技术为竞争优势的汽车企业担心,因为这些先进技术以后也许就没用了。很多人在担心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因为现在的电和水一样,到处都有,而且利用低谷充电可以充分提高电网的效率。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10-11/07/A09/res07_attpic_brief.jpg 瑞士“火箭人”伊夫·罗西5日在瑞士西部沃州的贝尔谢借助小型喷气动力翼完成两次空中翻转,成为世界上完成这类特技的第一人。

  罗西当天身穿红色方程式赛车防火服,头戴飞行头盔,乘坐“希望之风”号热气球升到距地面2400米的空中,随后他发动动力翼从热气球吊篮上起飞,在完成几个爬升、下降和筋斗特技动作后,环绕热气球高速飞行,整个过程持续数分钟,燃料接近耗尽时,罗西打开降落伞,缓缓从空中降落。

  罗西研制的喷气动力翼宽2米,加满30公升煤油与润滑油制成的混合物作燃料后重量为55公斤,由耐高温碳纤维材料制成,配备4个发动机,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00公里,可飞行10分钟。

  罗西现年51岁,曾任瑞士空军飞行员。2004年,他研制的喷气动力翼试飞成功。2008年5月,他背负喷气动力翼在沃州飞越阿尔卑斯山,飞行持续了约5分钟。同年9月,他还飞越英吉利海峡。

 

 

 

 

 

 

买辆电动汽车
免费装充电桩

●世界电动车大会今天在深圳开幕,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演或上市●深圳推出系列措施推广电动车,预计到今年年底平均每辆电动汽车将拥有1.8个充电桩●购车用户只需填登记表后打电话申请,即有工作人员到社区内免费安装充电桩
苏润菁/文陈玉/图
http://wb.sznews.com/res/1/1721/2010-11/07/A03/res01_attpic_brief.jpg
  新的电动发动机,成为今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http://wb.sznews.com/res/1/1721/2010-11/07/A03/res04_attpic_brief.jpg
  让你一眼就看得明白、看得透彻。

  ■ 深圳晚报记者 苏润菁/文 陈玉/图

  “平均每辆电动汽车将拥有1.8个充电桩,购买了电动汽车的客户只需要打电话申请,我们就会到客户的小区里免费安装充电桩”,在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EVS25)上,南方电网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尽管今天世界电动车大会才正式开幕,但从11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开始,这场阔别中国11年的世界电动车大会,就已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来自世界各国的60多辆电动车,在滨河大道、深南大道等深圳市主干道上展开了40公里长的电动车巡游,主办方用了“非常震撼”来形容巡游的场面。昨天虽然阴雨连绵,但位于会展中心的电动车展览会仍然人气十足,大会前期论坛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业内人士,“可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研讨会”的听众一度爆满到需要排队进场。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潮流指向都预示着,电动汽车将主导我们未来的生活。那么,电动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现状

  纯电动公交车本月投入使用

  深圳企业五洲龙在EVS25上共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车:国内首款新型混合动力双层大巴,11米纯电动城市干线大巴和7米、7.5米的纯电动支线巴士。五洲龙电动车中心负责人彭先生告诉记者,其中16辆7.5米纯电动支线巴士,本月内将在深圳巴士集团的三条线路上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条纯电动公交巴士专线。更特别的是,这款巴士的电池耗尽时,可以在15分钟内全部换上充满电的电池,充满一次电可在满载的情况下行驶126公里。另一款混合动力双层大巴,是国内首台成熟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的双层大巴,将在明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前投入服务。

  深圳世纪新能源公司与长春一汽客车联手推出的两款纯电动大巴也有望于年内驶上深圳街头。昨天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王建钧出席大会前期论坛时表示,今后比亚迪在公共交通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将超过私人乘用车领域。

  近况

  第二批电动出租车年底上路

  对于深圳市民来说,已经目睹比亚迪的纯电动出租车e6在大街小巷穿行了好几个月,第二批50辆电动出租车将于下月底正式上路。首批投放的100辆纯电动出租车,至今已有50辆在营运中,目前我市共已建成2个专业充电站和136个充电桩。包括比亚迪e6纯电动车及F3DM双模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可使用这些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据介绍,使用专业充电站,e6可在15分钟内充满80%电量,需要花费电费约13元左右(按0.6元/度计算),相对地充电桩时间更久一些,约为1小时。此外,深圳市鹏程出租车公司内建有中速充电桩及慢速充电桩,可分别在1小时及3~4小时内完成对e6电池的充电。

  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回忆了第一次乘坐e6出租车的感受:“心里很兴奋,车内设计很宽敞很舒服。支持深圳自己人出产的电动车。”胡先生则表示,最大的感受是e6比一般的出租车安静得多,而且加速、减速凌厉,还能省2元燃油附加费。

  未来

  多款电动轿车即将进入商业化

  在本届大会上,有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演或上市。大会共同主席、中国电动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认为,这标志着坐而论道了30多年的世界电动汽车大会,开始转向企业的产业化展示。

  有越来越多的知名汽车厂商试水新能源汽车,在第二十五届电动汽车大会召开前不到一周,奥迪在上海推出了首款A6L纯电动原型概念车,这款纯电动驱动的车同样具备家用外接充电器。奥迪方面表示,将在2012年前向中国市场引入其混合动力技术国产。宝马集团则将其第一款纯电动汽车量产的时间放在2013年。其MINIE纯电动车以及高效混合动力、电能驱动等环保产品和科技,更亮相本届世界电动车大会。

  比亚迪派出了F3DM、e6、K9“三剑客”参展,其中F3DM低碳版是全球首款面向个人销售的双模电动车,也是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突破反复充电、家用插座充电两大技术难关。市民熟悉的e6纯电动车综合路况下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代表了全球最成熟的纯电动车技术。K9纯电动大巴采用自主创新、全球领先的轮边驱动技术,实现了后桥两侧电机驱动、轮边减速等功能。

  市民关注

  1、充电何时像加油一样方便?

  对于私人电动车用户来说,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给电动车充电能像现在加油一样方便。对此南方电网的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按照深圳供电局近期公开的《深圳市2010~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我市到今年年底私家车专用桩将达到3500个,社会公共充电桩达到3000个,届时平均每辆电动汽车将拥有1.8个充电桩,市民可通过刷卡或投币的方式,自助为爱车充电,南方电网管理的快速充电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而购买了电动汽车的用户,只需要填写《电动汽车充电桩配套建设登记表》,通过电话向深圳供电局申请,即有工作人员到社区内安装充电桩。“用户只需要跟小区物业处提前协调好,我们安装充电桩不会向申请的用户收取费用”,南方电网的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从《市政府公报》上获悉,各住宅区普通充电桩将按住宅区现有停车位的5%进行基本配置,若住宅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此数目,充电桩数量将随之增加。由于社会公共停车场车辆集中,流动性大,社会公共停车场暂按现有停车位的10%进行基本配置。

  为鼓励新能源汽车车主充分利用谷期电时段充电,从即日起至2012年年底,利用当日23∶00至次日7∶00时间在住宅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车用普通充电桩充电可享受我市蓄冷空调谷期电价(0.2495元/千瓦时)。

  目前福田、罗湖、南山、龙岗各区已有14个示范小区将首批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按住宅区现有停车位的5%进行基本配置,若住宅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此数目,充电桩数量将随之增加。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在EVS25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电动车的推广,充电桩的建设成为关键。今年将建设7500个充电桩,到2012年建2万个,力争充电设施网络密度突破深圳现有加油站密度的50%。

  2、价格能否更“亲民”?

  电动汽车的价格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市民陈小姐便表示自己一直关注混合动力的车,并且考虑换车,但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市民徐先生比较关注小型电动汽车,他告诉记者,参观这次展会后,感觉小型电动汽车比以前的精细了一些,音响设备、暖风开关等应有俱有,空间也更大气了,“如果两万多的小型电动汽车就完全满足平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需要,那么前景还是很看好的。”

  另一方面,在油费节节攀升的今天,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燃油汽车更低。以比亚迪e6为例,普通汽车(与比亚迪e6型号相似型)行驶百公里耗油约8升,按7.36元/升(97#)的价格计算,行驶百公里油费为58.88元。而e6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9千瓦时,将白天和夜晚充电时间分配按1:1计算,平均花费约11.93元,比普通汽车节省花费79.73%。按照私家车一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每年节省9390元。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大会前期论坛上表示,机遇是中国目前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电动车企业来说,发展技术要求低、进入门槛低、同时没有技术壁垒的市场就是一大机遇。国内市场上,低收入人群对于廉价电动车的需求很高。如果低速小型电动车能满足人们的代步需求,将会是很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