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

标签:
漳浦英才学校起名杂谈 |
分类: 日常记事 |
由于要送女华去和燕华的侄女在晋江机场会合去南京以及回漳浦办房产过户的事情,今天下午和老婆及女华开车回漳浦老家。一路除了在惠来有些堵车,一路顺利,晚上7点到三哥家。妈妈早在那里等候,三哥三嫂准备了我最爱吃的葱油汤面和白切填鸭,四哥四嫂也过来一起热闹。
饭后三哥的女儿寒和女婿斌带着已经会走路的儿子过来,我给三哥送了一套新功的抽水热水壶,他说刚好今天烧水的壶坏了,可能就是在下岗等待新同事上岗。
喝着我带来的顶级武夷山大红袍,斌提议让大家给他儿子起个名字,他喜欢卓字,三哥觉得一卓好,四哥则提议立卓,最后大家决定把两个选择写在两张纸上,再由小孩贝贝抓阄。贝贝一把抓住了一卓,就此正名,鼓掌通过。
三哥和四哥都很欣赏那泡慧苑产区来的大红袍,什么东西都怕比较,原来三哥很欣赏的本地买的大红袍在慧苑顶级品比较之下,相形失色。
10点多,妈妈回去休息,我们则到四哥的学校参观,四哥的英才学校变了大样,足球场铺上草皮,新盖的两栋大楼灯火通明,同学们都在晚自修,有些在校园漫步,精品学校确实已经成形。四哥回想4年多前租用别人楼房初办学校才招了几十人,现在学生已经超过700名,而且要进他的学校还要走后门,我都在深圳接到很多家乡朋友电话请我帮忙介绍子女或者亲戚就读漳浦英才学校。
看来,四哥是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好路子了,而学校不是阿猫阿狗有钱就可以办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和教育界工作积累是不可能成功的,我的哥哥有三个都是公立或者私立校长,我为此感到很自豪,因为教育是可以传承的事业,也是造福当地,造福后代的良好基业。(尽管我曾经不是很看好民办学校的将来)
在四哥位于学校的五楼宿舍里,再品大红袍,四哥谈起其治学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反其道而用之,他说新三国电视剧中刘备说其道就是和曹操反其道而行之,比起县城的另外一家私立学校,对方求大,四哥就以小求精应之。对方高薪聘用公办教师来教小学,四哥认为小学主要讲素质教育,就选用素质好的年轻教师负责小学部,而重视初中特别是初三的教育,因此取得高的重点高中升学率。县城那家比他大很多的民办学校反而在办学质量上竞争不过他。
由于学校已经走上轨道并且具备一定规模,四哥也谈起这次投资深圳房产的事情,也许以后会不断加大投入。我说这些就等到深圳再聊了,因为县城的二哥还在等着我去他家里睡觉呢,到了二哥家里,已经12点半了,速速洗澡写文再休息,明天再和二哥好好聊下山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