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会成功》
(瑞典)史戴芬·艾因霍恩
著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艾因霍恩是瑞典著名的医学教授,他通过心理学等研究方式说明:善待他人对事业大有帮助,能建立积极、长远、稳固的人际关系,彼此就会放下敌意、好好合作,结果人人得益。
但是,我们对于那些尚未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慷慨,但又想向他们学习的人,又该怎样做呢?这个嘛,我们应该实话实说。“我觉得你的……真是太厉害了,可以教我怎样做吗?”这样,大多数的人都会乐于分享知识。
不要羞于模仿别人,去请教别人做事的方法,试试用他们的方式思考。向别人学习,请教别人的时候也要慷慨大方。让自己模仿,让自己感到好奇——这甚至是件好事。
有一种慷慨,是特别难发展的:看到别人成功,也能大方地为他们高兴。也许我们会拿自己跟他人相比,希望他们失败,这样我们就能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这可能跟工作、学业或运动有关——有时我们就是不希望人家比我们更成功。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学习用不同方式思考。我们也应该用不同方式来思考,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大方地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刚好相反,我们身旁的人通常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羡慕,不管我们多努力地把这种感情隐藏在对他们失败的怜悯底下,而生硬拘谨地祝贺他们的成就。千万别忘记,我们身旁的人通常都拥有比我们想象中更为灵敏的情绪触角。
此外,如果我们真的能为他人的成就感到高兴,那就有更多事情可以让我们感到高兴,而不是只能为自己的成就高兴。
我们为什么要慷慨?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些野心家一样,只要各取所需,不必在意别人死活?用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我们难道就不能踩着尸体前进,以追求更伟大的成就?
就像应该公平对待他人的所有道德原因一样,或许比其他原因更能鼓励我们慷慨大方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身旁的人慷慨大方,就会有收获。
对我们身边的人慷慨,怎么可能令我们有更成功的人生?原因之一在于慷慨的人不会令身边的人觉得他或她是个威胁。当人感觉不到任何竞争的时候,自己就会停止竞争,开始合作,这样就能令所有人得益。
另一个理由是,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人慷慨大方,他们也会慷慨回报。正如先前已经谈过的,有研究显示,我们会倾向对那些本身就慷慨的人大方。就算他们慷慨的对象是别人,也会激起我们对他们慷慨的欲望。你的付出,会以某种方式回归到你身上。作家奥特曼曾说:“善良是一种很难送出去的东西,因为它通常会跑回来。”而难送出去的不只是善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慷慨。
对别人慷慨的第三个理由,是我们能乐在其中。只要为别人做好事,就会带给我们满足感。而许多人都会同意,送出一份令人感激的礼物,比自己收到一份精致礼物更好玩。
第四个理由比较难下定论。在冥冥中似乎有一项自然法则,确保慷慨与好心能获得回报。也许这并不是那么奇怪。《马可福音》说:“在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众人的仆人;而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奴隶。”我们当然不必当彼此的奴隶,也不必贬低自己,但这些话还是包含了一项事实,也就是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别人的生活好过一些,那么身为个体的我们也能成长。如果我们能学会为别人的成功高兴,这种态度就足以让我们从自己完成的事情中得到肯定。我们总能以某种方式得到回馈。这就是善良的最佳形式之一——服务别人,而同时我们也服务了自己。
慷慨是表达善良的极佳方式,可以利人利己,这永远都是会赢的组合。所以就大方点吧,特别是为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