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香港人看深圳
一位台湾的朋友,因在深圳有事业,因此已经在深圳住了6年了。也有一位香港的朋友,日籍华人,是香港某大房企的中国首席代表,面临退休,准备在深圳住。
他们两位都看上了兰溪谷,但现在一方面觉得兰溪谷的业主挂标语的事件很奇怪,说在台湾与香港,是绝对不会在自家挂这些难看的东西的。
另外一方面,他们比较三地房价的思路给人以很深的启示。半求工作室&房地内参www.BANQ.cn将其深化整理,以真实的数据来说话。
■台湾房价购买力折算
台湾省台北市最新的平均房价为83万新台币/坪,豪宅是160万新台币/坪,由于1坪除=3.30579平方米,换算为平米单位则是:平均房价为251074新台币/平方米,豪宅483999新台币/平方米。再以4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率换算则是:平均房价为62768元/平米,豪宅是120999元/平米。
众所周知,台北的豪宅是以小高层建筑为主的,陈水扁住的宝莱花园也是如此。由于台北销售面积是使用面积,因此再扣除15%的分摊面积,则上述数据应该打85折,为:53353元/平米、102850元/平米。
目前台北人均GDP为14653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2571元,这个金额在台北的“可购房面积”=102571÷53353=1.92平米,“可购豪宅面积”=102571÷102850=1.0平米。
■香港、深圳对等折算
香港平均房价为人民币5.2万元/平米,豪宅18.8万/平米;香港人均GDP为368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57600元,这个金额在香港的“可购房面积”=257600÷52000=4.95平米,“可购豪宅面积”=257600÷188000=1.37平米。香港销售以建筑面积为单位,因此无须换算。
深圳平均房价为11000元/平米,豪宅约26000元/平米;深圳人均GDP为7860亿/1200万人=65500元,这个金额在深圳的“可购房面积”=65500÷11000=5.95平米,“可购豪宅面积”=65500÷26000=2.52平米。
深圳的这两个数据,比台北分别高(5.95-1.92)÷1.92=210%、(2.52-1)÷1=152%。比香港分别高(5.95-4.95)÷4.95=20%、(2.52-1.37)÷1.37=84%。换言之,同等购买力下深圳房价仅相当于台北的47%(整体)、豪宅比台北低67%;与香港比,深圳对等房价低了20%、84%。
■兰溪谷2期的套利空间
结论出来了,以同等购买力比较,如果与台北比较,深圳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豪宅,未来的上涨空间都还非常巨大,存在翻番大空间。而与香港比较,则普通住宅仅有20%的空间,而豪宅则有84%的空间。
如果与香港比,深圳豪宅均价则为26000*1.84=47840元/平米;如果与台湾比,本数字则为26000*2.52=65520元/平米。
这就是以香港、台湾两地豪宅以同等购买力对应的深圳豪宅价格中位数,考虑到兰溪谷所在的蛇口半山区属于深圳的地租高点,单是指导性租金就接近100元/平米.月,而且蛇口独特的历史与人文积累,因此应该在中位数上上浮10%,即是香港对应价为47840*1.1=52624元/平米、台湾对应价为65520*1.1=72072元/平米。但为了保险起见,忽略这个10%的幅度。
由于兰溪谷2期目前销售价格为32000元/平米,也即是,从理论上来说,兰溪谷2期与香港对应价之间套利空间是(47840-32000)÷32000=49%、与台湾对应价之间的套利空间是(65520-32000)÷32000=104%!
同等购买力的对比是具有说服力的,兰溪谷的套利空间幅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实现这个幅度需要多长时间呢?5年吧!钱无处可去,奥巴马总统又正在带领全球发钞,兰溪谷的业主们不妨等待,以验证这个奇迹,以时间换取空间。我们已经见识了招商地产在中途的不坚定,但是具备两岸三地经验的友人们,显然要比招商地产的压力小得多了、眼光远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