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肯投入的跨界同样美

(2022-10-31 19:52:36)
标签:

名人轶事

娱乐

肯投入的跨界同样美

                     李景端

             (载《扬子晚报》2022年10月13日)

 

9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举办了一场文化讲座,邀请资深教授金圣华和著名影星林青霞两位荣誉院士,就金圣华近日出版的《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十八年》一书,进行双人对谈。这项活动,因疫情期间聚会人数只限300人,谁知公告不到一小时,报名人数就爆满。在讲座现场,还举办了金、林两位的手稿、通信、书籍及照片等的展览。会后香港各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这次对谈会,一时成为香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笔者有幸观看了这场对谈的全程录相,也拜读了《谈心》这本新书。读后及观后感触颇多,而印象最深的,就是金、林两位,在对待跨界的事业上,既满怀热情地付出投入,而且又都收获了丰富的成果。

《谈心》这本书,主要反映林青霞,从拍过100部电影的巨星,跨界成为即将出版第4本散文集作家的转型经历。而写书的作者金圣华,同样由从事过50年教学与翻译实践的教授,跨界原创写作,成为中英文俱优的两棲作家。听了这场对谈,笔者深感她们俩的跨界经历,既令人可圈可点,又促人深思发省。

先说林青霞。她自称过去只会拍戏,除了看剧本,很少读书,更不涉足写作。是结识金圣华之后,受金的影响,激发了她的写作热情与兴趣。她写出第一篇回忆黄霑的文章后,竟受到多方好评,以至增强了她投入写作的信心。此后,她在与金圣华相交的十八年中,两人时常谈论文学,交流读书心得,林青霞每写好一篇文章,必先传真给金圣华,倾听后者的指导。特别是经金圣华的引荐,使林青霞有缘结识了饶宗颐、季羡林、杨绛、白先勇、余光中、林文月等多位文坛大家,又通读太宰治、马尔克斯、契诃夫、以及张爱玲等国内外名家的作品,这一切,无疑对林青霞的跨界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谈会上林青霞还讲到她对跨界认真投入的故事。比如她说,她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时,竟入迷到以立正姿势,站着不动两小时,一口气把它读完。她还说,为了写封对抗疫前线英雄的感谢信,她仔细揣摩字体的大小、间隔、空行、端正,老觉不满意,又重头再写,反反复复,写了整夜才写完稿。仅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林青霞对跨界写作,确是全心全意地投入,难怪她在回答网上粉丝问她,对拍戏和写作她更喜欢哪一样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写作”。

再说金圣华。她曾经留美、留法,是外语博士,又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系最早的倡办人,曾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出版过《英汉翻译概论》、《认识翻译真面目》、《名家翻译经验谈》、《齐向译道行》,《译道无疆》等7部翻译专著,从学历和经历来讲,无疑是十足外语专家。但却又热心而且擅长原创写作。

仅举一例。香港中文大学经常会向社会上一些成功人士颁授荣誉博士称号,这就需要写一篇生动又符合人物实际的赞词。没想到这项差事,以及为中文大学新校长就职盛典赞词的任务,就落到金圣华的身上。像对待翻译一样,她对这项工作也是极端认真,精益求精。迄今,她已为李嘉诚田家炳饶宗颐连战费孝通季羡林袁隆平路甬祥、杨利伟、汪道涵余光中白先勇等海内外数十位著名人物撰写了赞词,以至被戏称是“写赞词的专业户”。被写的名家,对她写的赞词都非常赞赏。前她挑选了18位名人的20篇赞词,随附她在采访这些名人时了解到的一些细节故事,合集出版,取名为《荣誉的造像正面与侧面》,白先勇为该书写了序。出书后,金圣华又把版税全部捐赠给中文大学的“儿童癌症基金”。

金圣华在出版翻译专著的同时,也出版了《笑语千山外》、《桥畔闲眺》、《打开一扇門》,《一道清流》,《友緣,有緣》,《树有千千花》,《江声浩荡话傅雷》、《傅雷与他的世界》、《披着蝶衣的蜜蜂》等多部原创作品。至于写作《谈心》一书,从回溯十八年的点滴经历,到查证资料,核对人物和时间史实,以及重温往事的情景和心态,处处都倾注了她对写作的精心与执着,以至被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夸奖她,是用“文心”在写作。

通常人们常说,做事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仿佛跨界做事不值鼓励。甚实不然。跨界有成功,也有相反,关键在于:是马虎敷衍还是精心投入。像金圣华和林青霞两位这样的跨界,有力证明:凡是肯投入的跨界,同样是美的。《谈心》这本书,再一次告诉人们,不管你做什么事,功夫不负有心人,肯付出就会有回报。人们期盼金、林两位,在跨界写作方面再获得更多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访百岁杨苡
后一篇:梅家五嫂走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