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女山上访译翁

(2021-05-12 20:13:09)
标签:

旅游

文化

                    仙女山上访译翁

                                   李景端

                     (载上海《新民晚报》2021512日)

     得悉重庆市去年特为杨武能教授,在仙女山风景区建造“巴蜀译翁亭”,想到这是我国为表彰健在翻译家的成就,迄今唯一建造的一座纪念亭,内心难免充满向往和期盼。五一节前夕,趁着重庆四川外语大学邀请我前去做次学术讲座的机会,我决定驱车上山,一睹这座迷人的“巴蜀译翁亭”的风采。

我来过重庆多次,当地著名的景点,如大足石刻、歌乐山、渣滓洞等都去过,唯独对仙女山十分陌生。晚春的重庆,天气稍显闷热。朋友叮嘱我,山上气温要比市区低10度,而且晴雨时常突变,别忘了带上外套和雨伞。因为要赶着当天来回,所以一大早就出发上路了。

汽车一出市区,就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时而驶过高桥,时而穿越道。我不禁为近些年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备感骄傲,当代的中国人,早已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古话,送进了历史。不过下了高速之后,还有三分之一的距离要走县道。这是为了开发仙女山旅游区才修建的,尽管也是沥青路,但毕竟路窄,弯道多,坐在车内身子时而向左倾斜,时而重心又向右,一路蜿蜒向上爬坡,坐久虽未晕车,但感觉上似有点恍惚。正当我在暇想之际,前方突然一片白茫茫袭来,原来山上漂起了浓雾,不同形态的朶朶白云,正从小汽车的两侧飘过。司机立刻减速打灯,在白雾中缓缓前进。以前只在飞机上眺望高空白云,如今却在地面身边与白云零距离,这倒真有点新鲜感。

车到景区,只见一幢幢新楼林立,虽非旺季,但游客已经不少,景区管委会小刘特意前来当响导。听她介绍,仙女山海拔高2033米,传说因铁拐李邀众仙女到此同游因此得名。这里既有万峰林海,又有广达10万亩的高山草原,四季苍翠欲滴,繁花似锦,夏天好避暑,冬天可滑雪。如今已成为5A国家级旅游度假村著名景点。去年山上又建成一座支线机场,旺季可与京沪广杭昆等多地通航。我们在一家农家乐的饭馆吃中饭。小刘说,这里居民原先很穷,得益于开发旅游,政府帮他们盖了征地的回迁房。如今就凭这些新房出租或开店,家家都脱贫致富了。

饭后再驱车前往山上的天衢公园。它建在傍山的丘陵上,面积不很大,在薄雾映衬下,一眼望去,显得旖旎秀美,风光悦目。进园不远,就可见建在山坡上的一座六角亭。沿着羊腸小径前去,先跨过一处水榭,就到了很大一幅署名“巴蜀译翁西游记”的浮雕跟前,上面画有歌德、席勒人像以及寓意译翁旅欧的图案。再拾级而上,就到了慕名而来的“巴蜀译翁亭”。只见亭的正面有两幅对联,右联是:“浮士德格林童话魔山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左联是“翻译家歌德学者作家  一世书不尽的传奇”。亭的右下方,还有一块刻有杨武能生平翻译事迹的斜平面石刻。我和小刘在亭上小坐,远眺前方,碧浪茫茫,耳际传来,涛声阵阵。回想我与杨武能相交四十年的经历,就像意识流一样在脑海不断闪过。我为他的成就感到庆幸,更为重庆市能为一位翻译家专门建亭紀念而点赞。这次短访仙女山,只是匆匆一瞥,但已被它的妩媚所吸引。下次,我还会再来,值得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